鼠類學習能力驚人 卻也淪為最常被迫參與殘忍實驗的動物
有句話說「過街老鼠,人人喊打」,老鼠在人類眼中並不討喜,殊不知鼠類卻是最常被迫為人類犧牲的實驗動物之一。愛鼠協會理事長張勝鬘指出,全世界乃至於全台灣許多的實驗都是以大鼠和小鼠進行,各個科學領域包含醫學研究、毒理、神經科學、基因、生理、藥理等都還是大量使用動物實驗。
老鼠的聰明才智,可能成為被人類利用的原因。Youtube頻道「Shadow The Rat」上傳許多訓練鼠類的影片,老鼠在經訓練後可以學會畫畫、升旗、投籃、跳圈圈、擺拍沙龍照等,雖然站在動物平權的角度,並不鼓勵訓練老鼠,然而這些行為都顯現出鼠類的聰明才智以及驚人學習力。
邱詩涵小姐是兩隻大鼠的飼主,都是領養來的,分別是「太太」和「吳偉雄」,他們會認名字和聲音,聽到都會有反應。而且從她養的老鼠發現,他們聰明又膽小,以「吃」方面為例,他們偏愛吃熟悉的東西,如果是沒吃過的東西,可能要熟悉的人拿給他們才願意嘗試,對於新零食大部分會有一個「觀察期」,通過觀察期、確認沒有毒之後才會愈來愈愛吃。
老鼠雖然聰明,在特定情況下仍會受到驚嚇和害怕,就像人類一樣。因此在動物實驗中,鼠類無可避免地承擔極大的痛苦。張勝鬘指出,動物實驗殘忍超乎想像,而大小鼠就是最常被拿來做實驗的動物之一。
例如「開腦實驗」,把動物的頭骨切開安裝測試產品,動物需要忍受持續不斷的手術、發炎症、疼痛,最後被予以處死;也見過一天用針刺40次以上卻未給予實驗動物止痛的案例,而這慘況只是冰山一角。
張勝鬘補充,由於實驗室的相關規範必須將實驗動物全數犧牲,一般無法取得被用實驗存活的大鼠,但是愛鼠協會接手過幾次,數量數十隻校園動物實驗結束後,學生不忍處死的大鼠,由於這些大鼠僅是服用簡單藥物,對正常生理機能無太大影響,在我們醫療照護後送養或於收容中心終老。
邱詩涵說:「在飼養照顧大鼠之後,我更能同理那些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其實都是跟我們人類一樣有血有肉、有脊椎的哺乳類動物,值得尊重與人道對待,人類應學習與他們和平共存。」
台灣動物平權促進會認為,鼠類有時出現是為了生存和覓食,並無攻擊人類的意圖。人類一方面厭惡老鼠,一方面卻又將其關起來當作實驗對象,最後處死,這種行為帶有潛在的優越主義,值得好好去省思,就算不「愛」老鼠我們是否應用更平等的眼光去看待動物。
隨著科技已如此發達,人類應發展更為科學的替代性方案來取代不人道的動物實驗。(徐郁淳報導)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