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亮了,邁向學習的宗教見學之旅(下)
夜宿深坑,有雨伴眠。
早寒的金山,陰雨的天際,有著希望的光亮!一早鄉親們繼續驅車,踏上宗教見學之旅的朝山行程。
白濤激空的萬里野柳海岸,法鼓隆隆。
<
沿山進,觀音道場在望,三界公廟守著這座靈山,龍泉左右環抱!
此行特別帶著大廟興學志工們前來法鼓山請法。
請志工之法!
常延、常全法師謙沖的迎接我們,常延法師與台南素有因緣,法師特別上網做了些功課,事先認識台江鄉親們!
迎面即說出大廟主委的名字,令人格外親切。
她說,事先在網路上看到大家推動大廟興學的做法,很感佩,發現大家都是菩薩,大廟興學理念若能推廣台灣,農村會充滿生命活力,提升生活,這就是佛法的菩薩行實踐。
常延法師告訴我們,真正的菩薩精神是行在生活中。
她引述聖嚴法師談的人間淨土理想!
如何實現呢?
她說,口號不能實現!人間淨土可以實現是當一地人都有清淨心,那一片地就會變淨土,但是這些人何以可以變,就要從心修起,從「心」看出去的世間,就會是清淨的,無論是大道公的精神、池府千歲的精神、朱府千歲的精神,與菩薩心都是一樣清淨,我們用他們的心,來清淨人心,用大道公諸神的慈悲心,來感化自己,自然就會感動別人,因此,台江《大廟興學》與法鼓山《大願興學》的精神都是一樣,在地學習、學習在地,這樣的出發點,和大願興學希望將台灣佛教精神推到全世界的宏願,都是一樣。
常延法師表示,從網路上也看到英國文化學者拜訪海尾朝皇宮,可見大廟興學也受到國際學者的重視,這與大願興學的理想不約而同,從小地方擴大到台灣,進而影響全世界。
這是我們的理想!
為何能夠落實理想呢?
常延法師以反身自省的提問法,分析大廟興學與大願興學的願景,從中析分出關鍵的因素。
她說,在法鼓山有一個理念就是提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三十幾年來,聖嚴法師的理念就是如此,感化自己,感動大家,自然有緣者就會一起來。
她特別強調,法鼓山不是一間廟,大家可以細細品嘗,就會發現法鼓山建築與傳統廟宇不同。從命名來說,法鼓山的全名是世界佛教教育園區,主要功能就是教育,人心的教育,聖嚴師父三十幾年來,所推行的不是口號,而是透過教育,透過關懷,以「全民教育,整體關懷」的方法來進行,因此,硬體的建設也是教育。
常延法師以環保理念為例,例如這個簡報空間是地下室,所以適合放電影,這是依地形達到省電、省資源的目標,空間也不是單一用途,也可以接待客人,也可以是法會壇場。
法師一席話,讓吾人看到大廟的學堂也是如此,複合式的空間,可以是學堂,可以是會議室,可以是音樂室,可以是休息室,可以沈靜心靈,上香祈福。
她說,法鼓山有八十五甲,但是建築面積才三公頃,這麼大的土地要蓋更多的建物也可以,但是師父不要,他說同樣空間可以有多用途的使用,建物愈少,對自然破壞愈少,才能達到環保目標。
法鼓山是實踐出來,不是口號!
常延法師指出,空間多用途使用,就要有大量的義工協助,例如椅子擺放,要有義工來幫忙,全山的法會,有一萬人次來山上,這些椅子事先準備好,不是困難,但是如何吃,總不能擠在一起,因此,就要包便當,包括洗手間都要義工來幫忙。
這些義工如何來?常延法師告訴我們,義工並沒有特別去組織,而是因為聖嚴師父三十年來,帶著大家從自己修練起,從奉獻中去修練,這就是理念,從提升人的品質開始,建設人間淨土,提升之後,不一定是佛教徒,自然而然就有人來共修,大家就會發現要有人煮飯、清掃,一次一次…人就多了,人多了就要組織,師父就想,給他們一個名就是萬行菩薩。
「萬行菩薩」那是志工自我內在價值的肯定。我想,大廟興學的文化志工也應如此。
常延法師告訴我們,聖嚴師父從萬行志工的內涵去詮釋,萬行不是萬能,而是不分粗細工作都可以做,沒有高低分別,沒有人要做的事就去做。
為了培訓萬行志工,今年的法鼓山水陸法會,特別為二三千位義工,規劃了萬行壇,分早中晚三個時段,讓志工也可以精進禪修。
這是大廟興學應該學習的志工之法,台江大廟的阿嬤阿公也是如此,他們服務不撿輕重,不分難易,只要是為大廟,為全村之事,他們即現身行道,服務人群。
這就是公共之學!
我想,每年在大道公生文化季的前後,也應策辦志工精進課程,做中學,學中做,從實踐中培力、培願。試從法鼓山三大教育,回觀大廟興學「發展社區、發展學習、發展生命」三大願景,僧材教育應是大廟興學執事幹部的培育;大普化教育著重文化,近似大廟興學的在地學習課程;大關懷教育是「行」的教育,講求實踐、培福的教育,可做為大廟興學的社區公藝、發展社區的參照。然而,組織社群學習是二十一世紀台灣培育社會公民的核心素養,因此,大廟興學志工隊經營,必須著重學習型組織經營之道,守護家鄉,守護人心,這樣的想法與聖嚴法師生前強調世界宗教和平相處,合作學習,共同為人類救濟的精神,應是相通的,因此,大廟興學要向法鼓山學習的是大願的實踐。
常延法師進一步分析,法鼓山義工培訓就是透過教育來實踐理想,一日一月一年,年久月深,慢慢累積出內涵,其實這就是大乘佛教的精神,慈悲與智慧的理想,被打動的人,自然就會合過來。
除了教育之外,常延法師強調,還要關懷,法鼓山師父分工關懷志工,法鼓山用教育去實踐關懷的理想,用關懷去完成教育理想。
例如,來法鼓山擔任義工,帶隊舉牌的人要經過二天培訓,同時有進階課程,專門的課程是為義工而開,也會就近在各地開辦志工課程,在台南有三個地方都有辦,都是與心靈環保有關的課程,讓義工可以來服務大眾。
常延法師總結法鼓山志工之法,只有教育與關懷而己。
她說,法鼓山與台江大廟興學的精神理念很接近,希望未來可以互相交流,共同實現「學習在地,在地學習」理想,透過學術研究,與全世界分享興學理念經驗,讓全世界青年人來學習,回到自己國家去救自己的國家。這是大家共同的理想,讓年青人回到農村奉獻。
我想這也是大廟興學幹部要學習的志工經營之道,更是大廟興學的大願!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