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敦化南北路自行車道問題一籮筐

2011/01/20 11:03
2,531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敦化南北路的自行車專用道問題可不少

包括最近自行車專用道上頭出現坑洞,而衍生出其特殊材質不耐車輛碾壓

針對其存廢問題一直吵很久,對它的抗議排山倒海而來

敦化自行車道於上班日開放汽機車共用,是否會影響安全?
2010-10-29

敦化自行車道係將自行車以「慢車」定位,將其車道空間規劃於道路最外側,在衡酌施工成本、工期短及交通衝擊小,選擇目前的路型型式,惟設置後自行車使用者主要反映汽機車佔用自行車道及汽機車流量大車速快等,對自行車有威脅。汽機車駕駛人則主要反映路幅空間不足,另自行車的使用量不多,不應佔用道路資源等。 目前市區自行車路網尚未普遍完整建置,社會大眾對「自行車道」設置型式尚未凝聚共識下,故敦化自行車道發展乃採「彈性時間管理」方式調整,即在上班日將敦化自行車道彈性開放汽機車共用,例假日實施自行車專用,並自99年4月12日起實施,汽、機車用路人於上班日可共用自行車道,惟仍須遵循敦化自行車道既有運作方式,包括車輛臨停仍應依原有規劃之槽化臨停彎停靠,自行車道內仍全面禁止臨停,並須遵循沿線之交通標誌(線)及道路交通安全規則行駛,不得跨越槽化線及雙白線行駛。行經公車停靠區、計程車招呼站及裝卸貨停車格等(紅色鋪面)路段,仍須減速慢行,禮讓行人。在自行車道路段騎乘仍須禮讓自行車騎士等。 根據臺北市交通管制工程處99年4月12日於敦化南北路實地觀察,用路人多能遵守相關標誌標線規定通行,僅有部分車輛會於自行車道違規停車,顯示市民確已能將自行車空間留出。 另依據臺北市交通管制工程處旅行時間調查,敦化自行車道實施後汽機車於行駛敦化南北路全段約需15-20分鐘,與實施前相差不大,99年4月12日調查結果亦在15分鐘左右。後續仍將透過宣導、勸導及執法等方式,維持自行車道通行順暢,並持續觀察自行車道使用狀況,未來自行車使用率更明顯增加時,將再調整相關管制措施,目前敦化自行車道調整措施後並無影響行車安全。

 

敦化南北路為何要設自行車道?
2010-10-29
1. 因應氣候變遷、推動節能減碳以及建立臺北市永續綠色運輸環境,將自行車當成是生活的交通工具已是世界潮流。臺北市以往建設河濱休閒自行車道,已培養許多自行車騎乘人口並蔚為風潮,然而真正落實減碳目標,必須建立在日常生活也能多使用無污染運具,滿足市民在上班、上學、洽公、購物訪友以及運動休閒的需求,因此市區道路必須也要提供可讓自行車安全騎乘的空間,換言之,各類運具的使用空間必須再重新分配,汽機車用路人可以用"分享"路權的觀念,讓無污染的運具有機會在本市發展與和平共存。 2. 自行車與汽機車會因「速差」產生安全威脅,故將速度較慢的自行車給予特定空間,對機車與汽車駕駛人而言,可以減少追撞自行車的憂慮。 3. 另依據本市98年1至5月自行車交通事故統計資料顯示,肇事雙方其中一當事人為自行車情況下,統計另一當事人之肇事件數及比重發現,不分事故類別,機車與自行車的件數最多占46%~67%,其次為小客車與自行車占33%~~40%,而自行車相關事故發生地點以交叉路口最高為56%,路段為40%,其以交叉路口而言,不論發生於三岔路、四岔路口或多岔路口,皆以側撞比例最高為31%~43%,而路段中則以同向擦撞最高37%、側撞為16%居第三高,故對速度較慢的自行車而言,給予特定空間予以保護,可以減低擦撞或側撞的憂慮。 4. 另外現況許多自行車騎士多不願騎乘於一般車道而騎乘於人行道,故常造成行人(包括孩童、老人或身障人士等)在人行道行走倍受威脅而且事故頻傳,所以在車道中規劃一安全的騎乘空間是有其必要,將人行道回歸行人使用才是正本之途。 5. 基於上述目標及考量路網銜接的延伸性,敦化南北路往北可銜接基隆河河濱自行車道、往南可透過臺灣大學銜接公館商圈及新店溪自行車道,且已與仁愛路自行車道形成十字型綠蔭廊帶,未來更可與捷運松山線(南京東路)、信義線(信義路)道路復舊完成之自行車通行空間,形成「丰」字型市區主要幹道的自行車路網,相較於其他道路(如基隆路或復興南北路)條件,敦化南北路設置自行車道的條件較為成熟。 6. 根據調查,自行車用路人有持續增加之趨勢,以往規劃捷運場站因為低估自行車需求,導致現在捷運站週邊自行車無處可停放,因此我們必須要未雨綢繆,用未來五年的發展願景,及早建設自行車道。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