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曾為全臺礦產量第一 猴硐不該被遺忘的歷史 用生挖出台灣的經濟奇蹟

2024/10/08 15:11
2,936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華岡融媒體記者/洪羿晨報導

  臺灣煤礦產業故事超過120載,擔任了臺灣經濟動力的主要推手,做為工業生產的主要能源,礦業對於國防、經濟、交通及民生都有重要貢獻。而關於礦業的歷史,過往所記載與保存的,是業主和政府的視角,而每一天在黑暗潮濕的坑中承擔危險的礦工們卻從未在記載內,即使他們是礦業歷史的創造者,在民眾面前卻是模糊的存在。

照片

▲狹窄坑內的工作情形。(圖片來源:周朝南創辦人提供)

  為了不讓歷史被遺忘、不讓犧牲的同伴被埋葬,創辦人周朝南在2019年集結了一群曾在礦場內打拼、奮鬥的同夥,一起用微薄的老人年金,承租下瑞三本礦礦區,將蒐集而來的舊照片、遺址、保存的器具一步步打造出「猴硐礦工文史館」,目的就是留存重要的在地文物資產,用自身的經歷與所聞,藉由舊照片、遺址、保存的器具,帶著所有人進入他們黑暗的世界,看見臺灣礦工在能源缺乏的世代,是如何用自己的生命挖出臺灣的經濟奇蹟。

  除了設置的展區之外,周朝南也和其他前礦工們組成導覽團,沿著從前走過數十年的工作場域,步步揭露他們如何用生命入坑賺錢。臺灣的煤層大概是30-60公分的寬度,大概只能使左肩和右肩分別靠在兩個岩層裡,最窄小的空間就只能斜躺著挖炭,如此克難的情景也被周朝南戲稱說:「我們是躺著賺錢」,如此顯現獨特開朗樂天的性格。

  周朝南更哽咽說到:「全台灣礦場中平均每35000噸的產量就要犧牲掉一位礦工,煤礦是由無數礦工的生命與鮮血換來的」,而周朝南同伴們捨不得礦業的歷史被遺忘,更不捨得昔日出生入死的好友、兄弟,若不是他們將臺灣的黑金帶出坑外,臺灣經濟就無法得以穩定成長。

  文史館內的志工毛振飛說:「我們(礦工)有義務去幫那些在坑裡犧牲的夥伴去說出屬於他們的故事。」,因此自願在文史館內擔任志工帶團導覽,將屬於他們的輝煌歷史一次次的重述。

照片

▲前礦工毛振飛擔任導覽員進行園區解說。攝|洪羿晨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