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丟棄影片!」 數位儲存風險不可靠onTV

嵌入:
文字-A A +A

 

復刻膠卷記憶再生:https://www.peopo.org/news/700635

        數位雖然方便,但讀取設備日新月異,不支援讀取資料的風險高,需要自行重複備份再備份,數位媒材轉移是現在重要的課題,像3.5吋磁碟片現在幾乎沒有機器可以讀取,就連隨身碟儲存也越來越少用了,數位不可靠是因為要流通,不是為了保存。

訪問(台南藝術大學音像媒體中心 曾吉賢所長):磁帶用在記錄上面的相關的不同規格的媒材,那前面這三個是電視台會用的,比如說這個是一吋帶、這是U-matic 4分之3吋帶、這是Betacam,那這邊就是家庭使用的錄影帶,那電視台用的大概是比較專業,那我去參與電視台的時候,是用最早是用U-matic 4分之3吋,我在學校我念世新廣電也是用U-matic在拍片,那後來我加入業界就用Betacam。

        如果雲端資料沒有備份,有一天或許也會突然消失或是瀏覽伺服器不再支援格式、也或許有可能會是公司無法繼續營運而下架。

訪問(台南藝術大學音像媒體中心 所長曾吉賢):我在新加坡的時候看到一個廠商是德國的製造商,他們是擺一個攤位,說已經有國家的重要的這些,比如說個人的人民的資料、健保資料、戶政資料,把它書寫在膠卷上面、再印到膠卷上面,那因為膠卷是可以保存100-200年以上可靠的媒材,膠卷原本是我們2011年開始丟棄的媒材,現在重新想那我們的那個電影膠卷,要不要重新拿來使用?而且現在的膠卷,媒材是聚酯片,不是醋酸片,所以說不會剛剛在碼頭聞到很濃厚的醋酸這種味道。我們去新加坡參觀的時候,新加坡有一家公司,專門在幫新加坡當地的報紙和馬來西亞報紙,做把報紙轉成膠卷,如果這裡面有比較比我年長,或是跟我一樣的夥伴們,各位以前有沒有去圖書館找過微縮片,這就是他們正在做、還在做的事情,那請問現在台灣的報紙,還有再把他們的報紙轉成微縮片嗎?所以新加坡的老闆問我:「哎吉賢老師,那你們台灣怎麼辦?儲存什麼?我只能說我們儲存PDF檔。」

        不管是金錢耗費、軟體無法預期是否繼續支援、耗電量的碳足跡等等,都是數位保存成本兩難的課題,數位很難永久珍藏,光是手機轉移資料都有可能備份失敗。

訪問(台南藝術大學音像媒體中心 所長曾吉賢):甚至於不斷電系統是個耗材,所以你不斷的要去換這些東西,那這是你遇到的,這成本會更高,有人說數位典藏不用錢?錯,那個美國影藝學院,就是辦理奧斯卡的這個獎的影藝學院做了調查,就是說你用數位典藏影像跟實體保存,未來數位典藏的成本是高於實體保存100倍以上,因為你的數位,你不要以為數位典藏是很耗電的,各位你要知道,我們現在在發展什麼高科技,AI啊這些高科技的廠,它的用電是非常兇的。

       台灣重要的家庭影像檔案,要如何動手清除錄影帶上的霉菌?從搶救、登錄、整理、清潔、數位化到數位修復,南藝大音像藝術媒體中心在各個搶救案例建立了行動、教育、典藏三階段的流程。

訪問(台南藝術大學音像媒體中心 所長曾吉賢):各種類型電影,是讓每部電影後面都有很多的工作人員,一部紀錄片後面有紀錄片的導演、影像裡面有受訪者,有很多人的智慧在裡面,那商業電影更是有美術、有燈光、有服裝、有劇本等等,如果這部電影曾經是台灣重要的一部電影,可是它因為膠卷找不到或者它被丟棄了,我們只搶救一格影像,那這格影像代表就是後面我剛講的這些人的努力,所以即便是一格或一段不完整的影像,我們都是可以用來證明這部電影確實存在,也證明有一群人,在這個幕後裡面為台灣電影所做的努力,所以為什麼我們認為即便殘片也很重要?再來因為殘片,所以它缺少,那缺少的部分在哪裡?我們就因此會去尋找缺少的部分回來,這也是讓我們更有動力去找尋殘片以外的東西,可能是用口述的方式、可能是用文獻調查的方式,希望大家讓這部電影更完整。

        雖然人力不足,沒有專案經費的支持,仍然努力、盡力的搶救這些重要的台灣影音遺產,保存更多教育養分和文化性資產。

訪問(台南藝術大學音像媒體中心 所長曾吉賢):我們在搶救的歷程當中,最不願意看見的就是當我們到達現場的時候,很多重要的影像已經被丟棄,我們最傷心的是可能這些歷史影像,它可能代表某個地區很重要的影像記錄,可是就是因為丟棄這件事情,讓這件事情不可逆,當然我們也會很小心的處理,這些歷史影像到我們學校的時候,我們每一個步驟,我們也會因為不當的處置,會讓這些歷史影像受到傷害,這些都是我們不願意看見的,所以我們在做歷史影像檔案維護保存,再生的時候,我們每個動作都要非常的小心,那我們的老師跟我們這些,專家們也會特別的要求自己,就是不要用自己的態度、自己的意識形態,去決定什麼東西可留?什麼東西不可留?因為這些東西未來都會造成另外一種缺憾,所以喜悅的就是,當我們看到辛苦搶救來的影像,然後在整個過程中後來被看見,不只是那個成果,我們過程的努力也被看見。  

        「不要丟棄影片」數位保存有風險,像拍立得和相片相印機近年來深受部分族群的喜愛,就是因為可以看到實體的照片,呼籲大家可以保存原件,留存歷史影音的多元價值,也提醒大家重要資料記得要定期備份或照片可以沖洗成實體留存。

 

公民記者 吳怡君 台南採訪報導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9

加入時間: 2013.07.30

APPO

加入時間: 2013.07.30
15則報導
15則影音
6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4:54

復刻膠卷記憶再生 南藝大致力搶救修復膠片

2024-10-12
瀏覽:
3,461
推:
6
回應:
0
2:47
3:36

麻豆總爺漫步樂悠遊 藝文裝置再現生命力

2023-09-08
瀏覽:
13,096
推:
45
回應:
0
2:16

總爺藝文中心古蹟活化 糖廠成功轉型工藝空間

2023-09-07
瀏覽:
37,924
推:
25
回應:
0
3:01

大屯社大深根社區 融合文化展現公共參與

2022-09-22
瀏覽:
4,382
推:
14
回應:
0
9:21

霧峰林家震後重建 保留建築成歷史百科全書

2022-09-21
瀏覽:
5,357
推:
28
回應:
0
5:14

大橋社區新改造 保存傳統老風味

2020-06-19
瀏覽:
4,096
推:
22
回應:
0
2:42

大橋慈鳳宮黑面老四媽 連結在地村民生活情感

2020-06-18
瀏覽:
3,056
推:
6
回應:
0
2:57

公園應人車分流 植物和人們才能共生

2018-10-26
瀏覽:
4,309
推:
27
回應:
0

「不要丟棄影片!」 數位儲存風險不可靠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92,199篇報導,共13,134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92,199篇報導

13,134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