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專題報導】大學生瘋投資 成功祕訣報你知

2011/05/04 01:02
2,383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記者/陳科寰、劉哲均、黃家儀、伍先恩】 

  年輕不但是本錢,還是複利。大學生不必等畢業才開始賺錢,現在就為自己累積人脈和錢脈。近幾年越來越多大學生開始在求學階段規劃財務,而多數學生選擇以投資擴充荷包,並且成功獲利。

 

  現任鉅亨財務軟體公司執行長的姜建亨畢業於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二年級時便賺進人生第一個100萬。國中時他開始研究股市,參考股神巴菲特的書籍並詢問長輩財經概念。高中時他投入小額現金買賣股票,還號召同學一起投資,承諾穩賺不賠。大學剛開始他只玩股票,到後期累積資金後才採用其他投資方式,「因為要避險,所以把期貨跟部分的小額選擇權與權證納入投資組合,但是百分之八十到九十的交易都還是股票。」

    姜建亨提到,大一時透過創立交大證券研習社,認識不少業界精英,同時他進入香港商業集團實習,幫客戶投資同時增進自己的能力。至於投資對課業造成的影響,他也坦承平時很少閱讀專業科目,但經常研究各種刊物,觀察趨勢決定投資目標。舉例來說,「當時他閱讀的雜誌提到無線網路的普及,他會思考大眾需求,判斷無線網路可能是未來趨勢,便開始研究生產商。」

    然而,看似無往不利的他也曾失敗過,投資初期因為不懂控管風險,加上連續一年股票只賺不賠,所以認為股票不會虧損,直到319槍擊案造成股市狂跌,才發現無法立即脫手。針對投資風險的控管,他提出個人見解,「大家普遍認為股票比基金有風險,但購買中華電信這種幾乎是配息的股票反而比世界礦業這種基金穩定、風險較小。」

    姜建亨鼓勵大學生學習會計、經濟等課程奠定基礎,並多參加社團累積人脈。他提醒投資初學者先認清投資目的,才能決定投資方法,:「簡單且資訊豐富的基金適合初學者,既能養成理財習慣又能賺錢;財金系學生由於未來職業所需,則適合親自操盤股票。」他也建議初學者從感興趣的領域下手,如果沒有特別敏感的領域,則可投資指數型基金,用EXCEL運算出每年平均報酬率,幾乎穩賺不賠。萬一不想動腦研究,也可跟隨好的銀行理財專員,但還是存在著風險。

    其實現在許多大學生也對投資很有想法,希望能和姜建亨一樣,在大學就賺進人生第一桶金。政治大學新聞系三年級學生謝宜玟接觸理財通識課奠定基礎,透過比較多位金融專家的意見尋找投資趨勢,用工讀金或儲蓄投資。「她每個月固定投資基金,隨景氣波動選擇單筆投資的短期操作或是定期定額的長期回收。」

    政大會計系四年級學生郭育呈不想看職場高層臉色,於是投資股票累積財富。他設立停損點,避免投入過量資金。他認為初級會計課程有助於看財務報表,以了解投資對象從產品到每支股份的盈餘狀況,:「他認為用功不一定能賺錢,但不用功一定無法賺錢。」

    政大證券研習社社長傅聖元則認為投資前的心理建設十分重要,:「應該相信自己,投資目標物、等待實現的機會,並分析確實有如此趨勢存在。」

    其實大學生除了閱讀商業報導,平時應培養多重觀點,從文化角度觀察經濟趨勢,了解市場需求後,審慎評估風險。其實投資不需要很專業,只要做足準備、調整好心態,你也能成為聰明又成功的大學生投資客。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