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佛大攜蓬萊,科普小廚師,永續新食代

2024/12/21 17:00
8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佛光大學樂活產業學院健康與永續教育中心主任周鴻騰副教授自2017年以來,持續擔任教育部氣候變遷教育教學聯盟教師,專注於農業生產與健康領域教學實踐研究。周老師於2021年榮獲「永續教學實踐與成果競賽」全國優勝獎,並於2022年受邀成為宜蘭縣食農教育推動委員,致力於推廣具在地特色的食農教育。2024年推動國科會科教國合處的科普活動,主題為「永續小廚師之科普實作:從餐桌上認識耐逆境可食植物、超級食物與製作數位食譜」。特別邀請蘇澳鎮蓬萊國小的王麗萍校長、劉紹萱教導主任、隨班導師及38位中年級學生,前來佛光大學的善耕園與廚藝教室進行學習,讓科普的小種子在大學的滋養下茁壯成長。

「永續小廚師之科普實作」活動旨在「在餐桌上思考氣候危機」,因為產地、食物與氣候危機之間息息相關。學生在課程中了解食物從田地到餐桌的過程,這有助於培養他們的食農素養、食品安全意識及實用技能。此次科普實作活動與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相呼應,包括:SDG4優質教育,推動科普教育與實作課程,提升學生的知識與技能,促進終身學習;SDG3健康福祉,讓學生辨識可食用植物與有毒植物,強調健康飲食習慣,並鼓勵在日常生活中實踐永續生活;SDG13氣候行動,透過「在餐桌上思考氣候危機」的主題,讓學生了解氣候變遷的影響,並培養他們成為積極的「食物公民」,以應對氣候緊急狀態;SDG15陸地生態,讓學生認識耐逆境可食植物與超級食物的生態價值,強調生物多樣性與糧食安全的重要性,並促進對自然環境的尊重與保護;SDG17夥伴關係,佛光大學與蓬萊國小的合作展現了大手牽小手、科普一起走的優質夥伴關係,拉近親師生之間的距離,促進教育互動,建立良好關係,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

羅淑棠協同講師是一位專業的野菜研究者,曾榮獲2022年「桃園市成人教育師鐸獎」。她解釋「耐逆境可食植物、超級食物」是指那些能在逆境中展現強韌耐性的植物。羅老師選擇了大花咸豐草、青葙、鴨兒芹、番杏、野莧、馬齒莧等作為本次課程的主要辨識對象。首先帶領學生主動觀察與認識耐逆境可食植物的生長環境及其耐受力,辨識植物的生長形態與氣味,並學習分辨可食與有毒植物的不同,進而掌握食品加工技能。這不僅促進學生了解氣候變遷對農業與食物生產的影響,還鼓勵他們從被動的「消費者」轉變為積極的「食物公民」,以實際行動學習永續發展。

蘇澳鎮蓬萊國小的王麗萍校長對佛光大學的周鴻騰副教授和羅淑棠老師表示衷心感謝,讚揚兩位師長以細膩生動的教學方式,帶領孩子們進入食農教育的世界。從野菜的辨識到採集,講解其生長環境與食用價值,並融入當地文化與環保觀念,幫助孩子們理解自然與人類生活的深層連結,種下環境保護的種子。透過科普實作,孩子們將野菜轉化為美味的煎餅料理,體驗從土地到餐桌的全過程,激發創意,學會感恩自然的恩賜。這次學習之旅帶來許多啟發,希望將這份收穫深入學校課程,結合周邊自然環境,讓孩子們探索野菜種類,製作在地創意蔬食料理,傳承地方飲食文化。再次感謝佛光大學提供這樣的學習機會,讓孩子們走出課堂,進入大自然,學習將知識與生活結合,以實際行動回應永續發展目標。

最後,周老師強調透過永續教育提高小學生對野生食用植物的認識,並將其納入植物學、環境教育與飲食文化的教學中,有助於小學生從忽視大自然,轉變為認識與欣賞自然,還能培養他們辨識可食用與有毒植物的能力。同時,耐逆境可食植物、超級食物也被視為糧食安全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重要來源,尤其在應對氣候變化與糧食危機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佛大攜蓬萊,大手牽小手,科普一起走

一張含有 服裝, 人員, 人的臉孔, 男孩 的圖片

自動產生的描述

帶領小學生在佛光校園辨識植物的生長形態與氣味、分辨可食與有毒植物的不同

一張含有 人員, 服裝, 群組, 人的臉孔 的圖片

自動產生的描述

學生掌握食品加工技能,將野菜轉化為美味的煎餅料理,體驗從土地到餐桌的全過程

一張含有 服裝, 人員, 微笑, 食物 的圖片

自動產生的描述

永續小廚師之科普實作師生團隊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