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下一代 青農建立友善養雞場
標一:青年轉職蛋農 人道養雞產蛋
NS:狗叫聲
Bite:蛋農張凱迪
那我們的雞就很自由,早上起來牠們只要喝水吃飼料,然後就是生個蛋,然後就沒牠們的事了,我們家的雞算是滿幸福的。
OS:這個充滿生機的農場,位於南投竹山鎮,是張凱迪用心打造的幸福雞窩,他口中的這些母雞,一隻隻活力四射、啼聲宏亮。有別於傳統籠飼養殖,這些雞隻是被友善眷養。
Bite:蛋農張凱迪
這個叫做初選啦,就是我們剛剛撿起來的雞蛋啊,一定會黏一些羽毛,這一些,然後我就稍微先敲一下,看蛋殼的硬度夠不夠,再來是檢查它的表面。
OS:這些看似熟練的工作手法,其實與他先前的職業有很大的落差。
Bite:蛋農張凱迪
然後我本身在五年前,是從事修車的行業,因為喜歡動物,所以在五年前,然後回鄉投入了養雞的這一塊這樣子。
OS:說投入就投入,那時的他一往無前,原本在汽車業做得好好的,卻突然決定返鄉養雞。當時的初衷都是為了孩子。
Bite:蛋農張凱迪
我們的出發點是針對,就是友善(養殖)這一塊,然後又考慮到小朋友,那我們當然是要給自己的家人,吃最好的東西,然後我們就進了,就投入了畜牧養殖這一塊,而且還採用了,當時非常困難的養殖,就是放牧的這一塊,對。
標二:從零開始養雞 創業挫折困難多
OS:張凱迪當時剛踏入畜牧產業,選擇成為一名蛋農,因為投資成本相對較低,也比較好入行。但是完全沒有養雞背景的他 ,在養殖的這條路上,走得跌跌撞撞,一切只能從零開始摸索。
Bite:蛋農張凱迪
那我在那時候,就是利用一些時間,去參加一些,農委會他們會辦一些農民學院。
OS:一開始,張凱迪打算去參觀附近的牧場,先看看別人是怎麽經營的,打了快十通電話都被拒絕,好不容易有個老闆答應了。但他過去參訪時卻發現,環境不如理想中的好,想打道回府。
BITE:妻子林佩汝
一進去那個籠子之後,牠的屁股永遠都朝向某一邊,因為牠為了商人可以方便集蛋,然後牠喝水、飼料,牠就是頭就是固定在那一方,牠沒有太多的活動空間,就是這樣一小個,那就是讓我滿,就是我真的不知道要怎麼說牠,我沒有辦法一輩子被這樣,喔這樣子,我沒有辦法。
OS:有別於傳統籠飼養殖,張凱迪夫婦選擇小面積放牧的方式,讓母雞有足夠的空間活動,像是做沙浴、活動筋骨。
BITE蛋農張凱迪:
牠們其實滿親人的,你就把牠們想說,牠們是你養的貓貓狗狗就好了。
OS:張凱迪還打造了大落地窗,方便隨時觀察雞群的狀態。
OS :牧場好不容易開始起色,卻又面臨另一道關卡,賣這些蛋足以撐起一個家嗎?
標三:信念打動顧客 雞蛋回購率高
記者:(如果是附近的話,都會直接這樣走路送過去嗎)
算是吧,因為我們就是要節能減碳嘛 ,因為開車的話,雖然是比較快啦,但是就是用走路就是帶小孩散步這樣子。
BITE:顧客周先生
牠(雞)最主要是,牠是有機無毒的養殖嘛,所以我們吃牠的蛋,你不必擔心在外面有加一些,我們講的莫名其妙的東西嘛。
BITE蛋農張凱迪:
我印象很深刻的,我第一個月喔,可能收入比打工的還要差,收入八千,然後在還沒返鄉之前的前九個月,就是我收入還不錯,大概都還有五、六萬以上,對,然後到八千塊,其實八千塊對我來說,也不算是收入啦,你如果扣掉自己的工資,跟一些雜項之類,扣一扣,還倒扣大概兩、三萬塊。
BITE:妻子林佩汝
他(張凱迪)的氣餒,要適時的告訴他說,我覺得那個沒有關係,一定是有瓶頸的,我們只是缺乏,就是再多一點努力而已。
OS:夫妻倆多年下來堅持的理念,成功透過雞蛋打動顧客的味蕾,累積了不少回頭客。
OS:張凱迪更化身成教育者,將友善飼養的理念傳達給更多人,希望喚起他們對生命教育的重視。
標四:蛋農身兼教育者 延續善之循環
張凱迪Bite:
我們這裡常常會辦一些食農教育,食農教育是讓大家能夠理解到說,母雞的一個生活的作息。雞場不就是又臭,然後蒼蠅又多,然後環境也沒有很好,然後一進去,就是母雞的屍體一大堆,然後或者是一些,看到比較不好的東西這樣子,對,所以我想要盡可能,就是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去顛覆這個觀念這樣子。
OS: 張凱迪這份無私的愛,並沒有止步於家庭,透過顧客的支持,以及食農教育的推廣,讓年輕一輩的學子了解生命的可貴,這個蛋承載的意義,是一個善的循環,更是對生命的尊重。
採訪撰稿 洪子涵
攝影剪輯 方欣晴
音樂來源 SUNO無版權音樂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