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普安堂與媽祖田之尋幽美境

2012/01/18 01:10
4,966次瀏覽 ・ 16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
檢舉

照片

圖:普安堂山門,彷如人間仙境。(蔡秋霞攝影)

 

這些山水美景,古蹟造景,即將在台北地圖上消失,未來可能只是憑空追憶....

台北土城媽祖田山區於清朝康熙年間(1662-1722)為早期山農所開墾,蓽路藍縷,共同開墾,不以私有土地佔據,敬天護生,為早期先民遵守環境倫理之珍貴品德,故不立文字權狀,共同開墾。可悲的是,國民政府罔顧民間道德倫理,竟以無土地登記為由,未經居民同意,粗暴的規劃「殯葬園區」,坐收經濟開發之利,而幾百年來,經過數代村民所經營維護的自然人文美景,繼三峽火葬場之汙染,高速公路之切割,將於近期又規劃增加殯葬區,逐步破壞山村美景生態和居民生活,為台灣政商的粗暴開發史再添一筆冤債,也將成為國際間環境議題再加一筆醜陋笑話。

土城媽祖田「普安堂」百年前為媽祖田村莊的部落所,率先站出來為村民發聲。普安堂早期為原墾戶利用農舍土埆厝作為自家「菜堂」,它的道統是屬於台灣齋教中的先天派,祭祀觀世音菩薩和媽祖。日治昭和四年(民18)原墾戶傅溪潭、傅金山等人將佛堂捐出作為村廟。普安堂成為教導村民讀書識字的學堂,同時兼具里民活動中心的「部落所」。普安堂見證了台灣北部先民拓荒的部落歷史。

普安堂的第五任住持為台灣前輩畫家李應彬(1910-1995),號「龍泉老人」。他以其豐富的彩繪及造景藝術天分,親自以水泥雕塑大型地藏王菩薩像並造景成為文化園區,普安堂新堂是先有佛像之後才有佛堂的建築代表,新堂與舊堂融合為具儒釋道精神的建築群。

而佛堂旁的「悟源登山紀念步道」則是新北市土城區公所肯定李應彬住持多年努力將宗教、自然和藝術結合到圓融的境界而命名的。普安堂園區散發出濃厚文藝氣息和自然純樸氣象,為國內難得一見的文化古蹟勝地。目前台灣齋教已漸沒落,普安堂的傳統三合院建築,是新北市兩間僅存的正統台灣齋教建築之一。

日治時期媽祖田為大安寮抗日事件的古戰場;媽祖田煤礦坑也曾創造台灣的經濟奇蹟。它們不僅訴說殖民時期先民開墾的辛酸血淚史。

如此珍貴的自然人文遺產,一個將為世代子孫所共享的難得環境教材,將因不當的開發而消失殆盡。

照片

圖:龍泉溪晨曦美境,很難想像就在新北市近郊。(蔡秋霞攝影)

照片

圖:普安堂為土埆磚造古蹟,為台灣罕存的齋廟建築,極為珍貴。(林惠玉攝影)

照片

圖:媽祖田山區,氣象萬千,如水墨畫再現。

照片

圖:長亭外,古道邊,綠映碧連天─普安堂門坊。(李坤松攝影)

照片

圖:普安堂舊堂對聯。

照片

圖:潛藏在林蔭間的奇石字刻,淨化了都市人的心靈。

照片

圖:普安堂園區人文造景,為前輩畫家李應彬老先生所親手規劃設計

(攝於1994年)

照片

圖:楓紅古厝,人間美境。(李坤松攝影)

照片

圖:普安堂園區多奇岩異石,有如神仙境地。

照片

圖:普安堂將宗教和藝術結合,其生活美學將成為後代子孫珍貴的文化教材。

(李坤松攝影)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