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教授法師 沈昭吟滿心歡喜

2012/05/01 15:56
9,843次瀏覽 ・ 2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人生不一樣的選擇 於佛陀紀念館落成時出家法號知賢

【記者張世傑、葉聖恩/南華大學報導】南華大學企業管理系副教授沈昭吟,從小因為父親是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理事,求學階段就讀台中天主教女子學校,也因為姑姑是關帝廟堂主,經過天主教、道教、佛教三教薰陶的沈昭吟教授,最後發現對於佛教情有獨鍾,選擇在去年十一月四日高雄佛光山為慶祝佛陀紀念館落成所舉辦之國際萬緣三壇大戒之時出家,法號「知賢」。

  知賢法師表示,從小就是在佛化家庭中長大,父母十分重視佛家教育,也因為父母的關係,經常隨著父母參加佛光山活動,從而跟星雲大師結下不解之緣,與佛光山有了更進一步的互動。從小因為親近星雲大師,也常與佛光山法師們在一起,被大師級法師們莊嚴威儀的言行,以及對他們救人度世的情操所感動,因而二十多年來不斷產生出家念頭的知賢法師,就在此次為慶祝佛光山佛陀紀念館落成而舉辦國際萬緣三壇大戒的因緣之下,終下定決心落髮為僧。

  面對學生們好奇的詢問,為何好好教授要去出家,成為法師呢? 知賢法師以風趣巧妙的回答他的出家絕對沒有三失的出現(不失常、不失業、不失戀),更表示自己反倒覺得出家不會讓自己陷入物質生活牽絆,更堅定覺得出家會讓自己精神方面更加寬廣。

  知賢法師強調,人生可以有不一樣選擇,她選擇了寬廣的路,可以去愛很多人,去關心每一個人,又能維持她原本的工作,都能夠擁有。

  知賢法師表示,求學階段時,在美國讀大學,並於英國取得管理系統碩士及博士學位,論文及研究專長主要是在系統思考及組織學習方面,法師更開先例把西方的系統思考管理與佛教思想結合,建構了一套佛教系統方法論,也在國際SSCI期刊發表了多篇相當令國外學者讚嘆的論文。

知賢法師分享,去國外留學的第一堂課,只帶了筆記本跟一些文具,但看到教室中同學們都有事前準備課本,詢問之下才知道原來國外老師教學是會在個人網頁上告知學生們一些需知,也因為這樣吃了一個悶虧,從而轉變自我在台灣不正確且被動的學習方式,並且發誓以後若有機會教學,也要讓學生改變,化被動為主動的學習。

知賢法師說,在教書過程中一直是採用國外的教學方式,教導學生學習主動,並且利用創意思考激發學生,學會去動腦,希望讓未來從南華大學畢業的學生,在社會中有足夠的競爭力。

  為了將國外大學教學方式帶進南華大學,知賢法師開設了兩堂新穎課程,分別是「系統思考」、「創意思考」,也藉由這兩門課教育培養同學開拓視野,學習獨立思考創作的能力,也因為課程新穎活潑,而和同學培養了深厚感情。以前還沒出家時,同學可能會和她聊聊天,現在有了知賢法師的身分後,同學更會與和她分享生命中有趣的事物,或者是失落時的情緒,這讓她更覺得,得到另一種身分所獲得的一種尊重。

  以前以勞力為主的工業時代,到了現在以集體創作的知識時代,讓知賢法師更覺得與其讓學生把以前的教科書背的滾瓜爛熟,倒不如讓同學與同學間分工合作,藉由分組讓同學各司其職,互相腦力激盪來的更好,因為創意是我們每個人與群體生命活力的泉源,這樣如此創新的教學方式也讓同學對於未來畢業後進入職場,面對日益競爭的社會多一份準備。

照片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