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潭擺渡人 溫馨接送小學生
「當他們是自己的小孩」 李清兄弟不畏風雨撐船 一天十四小時全年無休
在交通便捷的現代,新店碧潭仍保留人工擺渡的運輸方式。新店溪渡船歷史始於西元一八八一年清光緒年間,當時尚未有碧潭吊橋,所以早年新店渡是灣潭、直潭、塗潭、屈尺及安坑等新店溪西岸山區居民進出市區的重要交通樞紐,四○年代共有九個渡口,後因交通建設陸續完成,渡口逐一凋零,如今僅剩新店渡人力擺渡渡口。
▲遊客排隊準備上渡輪。
擺渡人李清與弟弟二人全年無休,輪流為灣潭路居民與遊客服務,從上午六時接送小朋友上學,到晚間八時,李清說,一天需要擺渡十四小時,十分耗費體力,除了颱風之外,大太陽下或下雨都沒有休息。
一天工作中最重要的時間是接送小朋友上下學,有時候小朋友安親班晚下課,李清也會等待小朋友,盡量送每位小朋友回到家中,李清說:「把他們當作自己的小孩,能幫一點是一點。」
許多登山民眾,選擇搭渡船往返山區與新店市區,李姓民眾覺得坐渡船很平穩,雖然只有短短數十尺的河面,不到五分鐘的時間,但微風吹來,還能欣賞碧潭美景,十分享受。
新店區公所為照顧當地居民,優惠直潭里居民免費搭乘,其餘兒童與年長者每趟船資十元,一般民眾二十元,只要按鈴,擺渡人就會安穩的將民眾送至對岸,不受船班限制。
除了搭船登山之外,新店渡口處亦與文學步道連結,結合水岸風情與文學意境,長百餘公尺,集結在新店生活的文人作家手稿,在堤岸牆上以銅版刻成文學碑,從右岸席慕蓉的「渡口」出發,到左岸吳念真、柏楊、管管等,乘坐在人力擺渡船上,欣賞碧潭虹橋的雅緻,伴隨著這些饒富詩意的文學作品,讓閒適的旅途中增添一抹幽情,並能推展人文觀光。
由於時代變遷,讓擺渡逐漸沒落,李清表示,希望新店區公所能更積極規畫遊客動線,讓更多民眾了解百年的擺渡文化,將碧潭推向更繁華的榮景。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