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集 轉作新「麥」點
第307集 轉作新「麥」點
首播:1/4 (五) 20:00~21:00
重播:1/5 (六) 15:30~16:30
1/6 (日) 06:00~07:00
1/7 (一) 13:30~14:30
隨著氣候極端表現,各主要糧食出口國家歉收、糧價飆漲,糧食議題再度緊繃全球人民的神經。台灣雜糧極度仰賴進口,也面臨進口比自己生產成本高的局面。農委會最近即陸續釋出活化休耕土地補助,鼓勵農民一期轉種大豆、玉米等雜糧,決戰雜糧的態勢大致底定。
綜觀雜糧作物的興衰,台灣農業自1950年,政府鼓勵農民在秋冬裡作時節,擴大種植黃豆、小麥、玉米與各式雜糧,直到1960年初,台灣雜糧栽種都相當興盛,大豆的種植面積曾高達6萬公頃,小麥種植面積也曾高達2萬5,000公頃,但是隨著政府開放進口美國小麥進口,藉由大宗物資採購來平衡台美貿易逆差,大量進口玉米、小麥、黃豆成為「交換條件」,本土雜糧逐漸沒落。2002年台灣加入WTO後,政府停止保價收購政策,卻沒有提出其他協助生產的對策,僅有休耕補貼,終於造成在地雜糧的全面棄種。
台灣農業歷程經常為了時代的需求而更迭隨國內外政經變化情勢調整,如今隨著氣候變遷、油價攀昇、休耕面積擴增休耕補助爭議不斷, 在在挑戰台灣農糧政策,也讓台灣糧食自己的能力面臨諸多挑戰。目前糧食自給率(熱量)為31%;小麥及飼料穀物供應依賴進口達95%、5%;農地雖有耕地面積83萬公頃,但休耕農地兩期面積合計22萬公頃,廢耕地達2萬公頃。農委會規畫明年起至105年,用4年時間逐年活化休耕地,不再鼓勵農地連續休耕,也鼓勵農民轉作有發展潛力的進口替代作物,包括黃小玉等。
現在國內稻米過剩,需求低,但有保價收購所以即便利潤低,對農民而言卻是相對有保障的。當政府政策在推動農地活化、修正農糧政策,農委會鼓勵農民改種有潛力農作來迎合市場的同時,實際有效的協助是什麼?政策配套為何?可能面臨的挑戰又是什麼?再提升農業競爭力,調整相關政策研擬配套措施,如何兼顧農民權益及產業調整,本集村民大會節目將邀請產官學和實際參與轉作的農民共同探討雜糧轉作的問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持人 陳美禎
來賓
小麥達人 張文炎
契作農友 張木村
小麥契作農友 李信武
小麥契作農友陳文龍
台大農藝系教授 郭華仁
農糧署 糧食產業組長 蘇宗振
中興大學應用經濟學系教授 陳吉仲
跟您一起討論~轉作新「麥」點
102年1月4日〈星期五〉八點
敬請鎖定客家電視17頻道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