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開設放牛藝術課 傳授牧童文化

2013/06/17 14:28
2,505次瀏覽 ・ 4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4
檢舉

主標: 開設放牛藝術課 傳授牧童文化
微風徐徐,放眼望去,一片綠油油的稻田盡收眼底的,空氣中彌漫著草香與土壤的氣息,這裡是李春信與四頭水牛的家。牧童藝術家李春信在新竹開設放牛班,藉由這堂特別的體驗課程,提供民眾進一步接觸水牛的機會。
Super1: 高太太(右)
Bite1: 其實在都市的小孩很少去碰觸大自然,尤其是牛,我想說讓他體驗一下。

 

主標: 開設放牛藝術課 傳授牧童文化
成立放牛班,宗旨除了希望能將牧童文化傳承下去,李春信更期盼,與牛群互動的人們,可以從牛身上得到許多收穫。
Super2: 牧童藝術家 李春信(右)
Bite2: 我希望能透過自己用藝術的觀點,把牛耕文化加進來,所以說才會開設放牛班,讓現代小朋友透過跟牛親近,來學習藝術、來學習土地、來學習大自然的元素,讓更多人知道原來牛是很棒的一個動物。

副標:強調生活美學 砍柴燒飯自己來
這堂特別的放牛藝術課,除了教導水牛知識以外,同時也強調生活美學,讓小朋友們自己動手砍柴燒飯,從製作食材到下鍋烹煮,這個過程中不僅可以訓練小朋友們在團體間的溝通合作能力,更可以促進個人思考,讓他們去摸索下一步該做什麼,培養自主的生活技能。
Super3: 志工 陳建州(左)
Bite3: 其實生活能力會讓小孩子學會很多倫理觀,什麼事情應該做,什麼事情不應該做,他其實自然的在心中會知道這件事情不是理所當然的。

三標:色彩溜滑梯 提倡身體力行的藝術
吃完午飯後,李春信拿著一張張的圖畫紙,將它們組合拼貼,披在堤防上,看起來就像一道長長的溜滑梯。隨後讓現場小朋友們互相塗抹上顏料,藉由衝下堤防的過程中,滑出一道道獨一無二的七彩圖畫,小朋友們各個玩得不亦樂乎,看到自己完成的作品也覺得相當有成就感。
                                        
四標: 以大地為畫布 將牛耕文化與藝術結合
而曾經在英國留學的李春信,在回國後一方面從事創作,一方面推廣牛耕文化,他以大地做為畫布,將生活中所汲取的感受運用於藝術,並在這過程中重新體會人與牛之間的微妙關係。
Super4: 牧童藝術家 李春信(右)
Bite4: 牛很掘的時候這條牛繩非常的緊,牛吃飽的時候這條牛繩非常的鬆,其實就是一條畫線的概念。當你有這樣的概念的時候,你就去體會說每當牽牛的那種感覺,然後再把這種感覺運用在畫畫上面,就開始有牽牛系列的素描作品。我希望透過實際跟牛互動、去養牛的過程當中,去把這個人跟牛的一個關係運用在創作上面,而不只是去描述這樣的事情,而是去體會。

五標: 與牛共同溯溪 藉互動建立連結性
為了方便水牛的豢養,李春信選擇鄰近溪流的新埔鄉,當地有新鮮的牧草可供牛隻食用,而今天的放牛班課程也加入了和牛一起溯溪的有趣體驗,讓民眾透過跟牛群的互動,更了解他們的習性,建立起連結性。而當天,李春信也和大家介紹接近牛群的小秘訣。
Bite5: 太陽光非常大的時候,牠喜歡和泥巴。那其實牛滿喜歡人家幫牠按摩的這樣子,你可以按摩任何地方牠都滿喜歡的,耳朵、臉都可以。

六標:喚起現代人記憶 呼籲牛的重要性
活動的最後也安排說故事時間,讓小朋友自己扮演花仙子、火神等角色,體會大自然中的寓言故事,也學習對於人生的態度和小哲理。而一整天下來,李春信想要傳遞的訊息,其實只有一個,就是希望能喚起水牛在人類心中的重要性。
Bite6:古人的人生,「生」就是一個牛站在土地上,其實人生就是告訴我們,人跟牛一起站在土地上,基本上你的人生只要一頭牛就可以生活了,就可以生產你要的糧食。我希望重新喚起現代人,原來牛是這麼重要的一個角色。

七標:強調關係對等 盼發展牛耕文化藝術季
牛不應只是肉的形式,而是與人對等的概念。李春信強調人與牛地位同等,在未來將計畫舉辦牛耕文化藝術季,不僅為了推廣,而是想要探討人與牛之間的價值,聽見更多這片土地上美麗的故事。

記者楊佳穎、葉思妤、林立婷 採訪報導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