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集 植物「工廠化」
地球暖化的話題持續延燒,各地農業的生存空間受到極大威脅,延伸出糧食短缺、糧價翻倍上漲等問題。因應著這股危機,越來越多科技大廠投入「植物工廠」的研發科技和農業結合,植物工廠有四季生產及不受天候影響的優點,有學術界樂觀認為是台灣農業未來的發展趨勢, 國內已有鴻海、英業達等科技大廠,在廠區改裝植物工廠,有在信義去大樓內開闢植物工廠,也有製造LED等科技廠投入植物工廠中,植物工廠,「錢」景似乎看好讓科技大亨們趨之若鶩。
生產方式來看,以水耕方式生產作物的「植物工廠」原來是美國太空總署(NASA),為太空人在太空站缺乏蔬菜食用,所研發出來種植方式!」竹北市農會總幹事陳楷棟說,植物工廠適合在缺乏土地及植物生長環境設置,因此是否適宜在生產蔬菜不缺農地的台灣,推廣市值得商榷的。其次,也有學者擔憂,植物工廠屬高耗能產業,牽涉國家能源分配問題,將來「科技農夫」可能會擠壓到傳統農夫原有的資源,形成科技與農民的競爭。
在學術界,大概3、40年前,就已經有類似「人工氣候室」研究設備,它可說是最早期的植物工廠,日本在是3、40年前已開始利用植物工廠的概念落實到商業使用但在經濟效益卻難回收,近年來日本發展較為快速趨近於量產化。
台灣擁有LED科技產業及半導體等高科技技術,的確有發展植物工廠的優勢,但是發展植物工廠推展真是無限美好或是不得不之下才發展的農耕技術呢?它與台灣正積極轉型的有機農業又有和不同?台灣農業技術業獨步全球植物工廠是農業轉型契機還是台灣農業的災難,值得大家深思探討村民大會本集將邀請產官學從多元的角度共同討論台灣新的科技農業「植物工廠」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持人 陳美禎
來賓
台大生物產業機電工程系 方煒
光電科技工業協進會專案經理 范懷仁
自然農法微型植物工廠企業機構 張孝安
中興土壤環境科學所博士 羅秋雄
跟您一起討論~植物「工廠化」!
102年7月14日〈星期日〉八點
敬請鎖定客家電視17頻道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