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醫療人才的搖籃
在門諾醫院前方,有個水池叫做海蓮池,它的名字,取自一位來台服務、榮獲醫療奉獻獎的護士,魏海蓮。它標示了「護士」在門諾醫院的重要性,同時,也點出了門諾的一大特色。護士,是一項非常專業,又深具意義的工作;除了要具備豐富的醫療常識,還必須有照顧病人的熱忱、有耐心、同情心,還要有能力獨立處理突發的狀況,以維繫病人的生命與健康。
由於護士工作的專業要求高、工作時數長,還必須處理一堆大大小小的瑣事,導致粥多僧少的情形不斷發生,不僅過去缺乏護士,就連現今台灣已有不少護理學校的狀況下,依舊存在「護士荒」。 初期門諾醫院是以巡迴醫療做起家,經過一任、兩任的醫生去巡迴之後,他們覺得要幫助原住民,甚至於在山上的病人可能用巡迴醫療來幫助他們不太夠,所以他們希望有一個醫院。最開頭是開辦了兩期所謂的助理護士訓練班,有醫院就一定要有護士,剛開始的病人當然都是以原住民居多,所以他們剛開始就是訓練招募原住民的年輕的小姐們。
所以就通過各個教會說:請你們幫我們推薦初中畢業的原住民的小姐,護士在這邊(原住民部落)的定位,又像是老師;又像是個母親,這兩個角色比較的話,一個老師是要教;像一個母親就是照顧。其實在門諾醫院原住民護士是佔的比率滿高的。外國宣教士,他們來我們部落的的時候就像天使一樣,也好像是原住民部落族人的拯救者要來治療我們,或者是來關心我們部落,那時候看到他們很親切而且感覺沒有距離不像現在去看病都會很怕,那個時候部落族人來看病,我們反而比較不怕。
對我們原住民的少女來說或是一個對家庭也好,我覺得滿感動是他們是真的很用心在教我們,因為我們在鄉下的程度來講應該比都市的稍微落後一點,但是老師們都不氣餒,就是每一個動作,每一個學的過程裡面老師就在現場看我們實習。 原住民護士在巡迴醫療時還有一大作用,便是積極宣導公共衛生觀念,並協助原住民改善居家環境。居家環境不好的話,我們除了協助他們蓋廁所也指導他們怎麼在家裡面弄那個水溝,我們會召集鄰長開一個會,然後他們自己做勞動服務,我們不是說教會你這個事情,我們就這樣子離開,我們要負責監工還戴斗笠,跟著他們下去,但是這能夠看到這些人,就是在部落裡面慢慢的環境、衛生、醫療也好都有所改善,心裡也覺得很溫馨。 這群原住民護士到了適婚年齡,有些結了婚。有趣的是,他們的孩子之中,有不少也加入了母親的行列,或從事醫師職、或從事護理職。
一位原住民護士,改變的不只是他自己,連他的原生家庭,以及他自己結婚所組成的家庭,都受到了很深遠的影響。因為他們以自己的工作為榮、樂於工作,讓孩子們也感受到他在工作時有多喜悅、多快樂,因而影響了孩子,走上相同的道路。
現在的門諾醫院依舊忙碌,絡繹不絕的病人在候診室等待。事實上,培育護士超過兩百人的門諾,擁有一群死忠的門諾人,也讓門諾傳奇在六十年之後,仍然持續搬演。當時第一屆招收的護士,只有三個月的基礎護理和衛生課程,課程包含解剖生理學、護理技術、細菌和微生物、寄生蟲、呼吸感染和公共衛生,當然也有包紮換敷料,眼耳鼻喉、個人衛生等。
其中,有幾位助理護士後來擔任病房護理,協助醫師;至於其他幾位則回到原來部落,負責主持換藥站的工作。 如同多年前種植的小種子,在數年之後逐漸成長、茁壯,讓人始料未及的是,這株樹竟然還會開花結果,像這樣的意外收穫,確實令人興奮。落實培育在地醫療人員,在目前醫療資源分配不平均的態勢下有其必要性;而門諾早在五十年前,就已經展開這項工作了。一個簡單的想法,一個看似平常的舉動,造就了這麼多家庭獲得改善,也讓他們能夠發揮影響力,造福自己的族人,以及其他原住民部落。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