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的雜誌代編 商周集團的「Production house」
一家公司為了要出版專屬自己的期刊雜誌,而建構一個編輯團隊,是非實在划不來的行為,因為雜誌的誕生需要繁複的程序,有企劃、有記者、有編輯、有美編……,公司必須聘請專業而成本高的編輯人員,若要有精優的內容,費用也不小。如今,商周集團看到了這個投資區塊,發現台灣企業對於文宣媒體的需求,「商周編輯顧問」因而誕生。「商周編輯顧問」總編輯孫碧卿自信地說:「你不需要『養』一堆人,我們有專業的團隊、有商周的品牌,以及商周的資源來幫你做這些事!」
專業團隊代編 刊物豐富精采
《商業周刊》是華人商業行銷管理雜誌第一領導品牌,同樣隸屬商周媒體集團的「商周編輯顧問」在1989年創設,是商周另一個投資的重點。「商周編輯顧問」並非單純從字面上解釋,「顧問」看似輕鬆簡單的工作,坐在辦公室什麼事都沒做,其實不是,這是一種專門做「雜誌代編」的業務,為政府組織或是企業內部的刊物做編輯,目前有三十幾種雜誌在「商周編輯顧問」運作。這種「代編」的產業稱為「Production house」,歐美也有這樣的產業,台灣則是在這幾年才慢慢的起步。在日本,這個產業非常的發達,有三千多家像商周這樣代理編輯的企業,日本代編分工比較細,例如:只做翻譯、只做校對、或者只有編輯某雜誌的某個專欄。日本的雜誌社是把大量雜誌編輯工作外包、翻譯的東西外包,而與日本不同的是,「商周編輯顧問」從一開始的內容企劃,到採訪撰文、美術設計、圖片攝影、印刷、發行,是一致整體的生產一本屬於自己公司的雜誌。
政府都會有定期出版的文宣品,主要在政策的宣導,因此,刊物的需求量很多,大抵上,重要的政府機關都委託「商周編輯顧問」製作,如:文建會、原民會、衛生署、健保局、營建署、經建會、經濟部;而民間企業的部分,像是統一企業、中興保全、信義房屋、IBM、華邦電子等台灣的百大企業,都會製作月刊、季刊或年度刊物,藉由這類刊物傳遞各種訊息給員工或是客戶,成為公司上下溝通的橋樑。不同於一般發行給社會大眾的消費型上市期刊雜誌,這種的雜誌又分成「對內」和「對外」兩種性質。對內的雜誌主要是對於企業內部人員,好比說員工在一個很大的集團裡面,就必須要了解企業的動態、老闆的理念、宣達的政令、活動訊息等等,因此這家公司就可以藉由定期出版的刊物來傳達這些消息和資訊;對外雜誌就帶有極大的行銷成分,主要為了強化公司的品牌、闡揚企業的Image,或是增加與客戶的互動頻率。
商周媒體集團 征服雜誌產業至高點
台灣已經正式進入高科技時代,網路資訊的爆炸很直接地衝擊到平面媒體的生存,甚至有人說「2015年台灣的雜誌業會完全不見!就是因為網路的興起……」然而在台灣平面媒體相繼沒落之時,《商業周刊》卻能位居雜誌產業的頂端且屹立不搖,除了《商業周刊》擅長「創新議題」和「包裝議題」來挑逗讀者的情緒之外,「商業周刊媒體集團」乃是一個極為健全完善的團隊,他們有一個知識管理平台,能互相整合、分享彼此的資源,形成一種強大的移轉和儲備功能。此外,「商業周刊編輯顧問」在延伸《商業周刊》整體資源的事業網路上有很大的意義。
「商周編輯顧問」的編輯平台就像一個小型企業,約有十六位媒體人在上面運作,九位編輯手上都各有三到四個案子在執行,有點類似以前的聯合報跟民生報,每個報系都有所連結和關係。除了平台機制的運用,「生產線」也是佈滿商周集團的各個角落,生產線聯繫著總監、一些編輯、美編和設計師,以及印務部門、財務部門或是資訊部門……,團隊間更是彼此協力合作,每日都要進行創意研討,有封面會議、標題會議、專欄提案、文章切入角度的會議等等,每月有進度與品質討論會議,每年更有年終檢討會議和客戶滿意度調查,每個環節都不容許輕率隨便的決定,因為,商周堅持要求「素質」的成長和表現。
在商周,每一位員工的壓力都很大,而且這不是普通的壓力,是沉重的「業績壓力」!一般人可能會認為做內部編輯何來的業績壓力,但商周就是如此,嚴苛要求每一位員工的專業水準、職業道德,以及對讀者「誠信」、「負責」,要有精確和創新的內容,掌握全球的產業和企業的脈動。「商周編輯顧問」本是一個聯合戰力強大的團隊,藉著《商業周刊》的品牌延伸,大量生產出一本一本精良的雜誌刊物,成為雜誌媒體代編的第一品牌。
公民記者:江怡亭,台北,採訪報導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