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因採訪、接觸、認識,社區大學】

2008/08/24 22:15
4,097次瀏覽 ・ 20次分享 ・ 1則留言
PeoPo推 20
檢舉

每個社區大學人文與環境都不一樣,所以能夠發現各個社區對於這塊的經營都非常用心在做,來到社區大學先要把社區大學在做的事情讓大家注意也知道社區大學一直在做這些事情讓社區居民參與。

採訪、接觸、認識社區大學/施先生接受公民記者專訪
採訪/言兒、攝影/jady

施先生談到:(採訪內容)
社區大學對社區關懷這一塊都有用心在做,像昨天到木柵發現,台北市有很多步道,甚至很多濕地,政府之前做整治的工作,把濕地保留的很好,這些很多人並不曉得,但是這些事情幾乎都是社區大學在做。

每個社區大學人文與環境都不一樣,所以能夠發現各個社區對於這塊的經營都非常用心在做,這次來到社區大學先要把社區大學在做的事情讓大家注意也知道社區大學一直在做這些事情讓社區居民參與。

社區大學影響是課程性質也是社區民眾參與,像人文課程、環境關懷課程,不像舞蹈那些,真的是學習完後可以投入整個社區關懷,木柵有個木柵公園,旁邊有一塊很漂亮的濕地,相信住台北市也有很多人不知道,當我訪問時才知道,那塊濕地是誰做的,就是當初是文山社大開了環境關懷課程時他們去做的,而這些事情原本是政府單位應該做的嗎?就是因為社區大學投注心力後,政府才關心做這些事情。

甚至於像垃圾場的處理方式、環保議題等,都是經社區大學跟政府溝通後才做最後決定,所以社區大學功用不只是社區民眾來學習東西,更有另外一層的功用是我們社區整體民眾與政府溝通,我們社區其實需要的是什麼。

社區大學是發揮自己關懷的力量,社區大學有一個平台就是你可以透過課程學習再切入,也就是學習完後投入社區服務。

當我訪問林淑英老師提到自然步道與環境,林淑英老師把所有資料攤出來,這時我懷疑自己是不是住台北市,卻不知道往外跑說著宜蘭很漂亮、花蓮很漂亮,其實台北非常漂亮,就在羅斯福路小巷裡,也經由採訪與接觸覺得自己也是台灣的一份子,而會有衝動想來投入社區大學。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財閥欺侮淡水,九一八監察院前護河 (未驗證) ・ 2008/09/16 16:53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財閥欺侮淡水,九一八監察院前護河 (未驗證) ・ 2008/09/16 1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