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宰之歌
今年六月,來自埔里愛蘭的巴宰族人潘美玉和潘英傑,分別以新詩作品「憶祖歌謠」和「家園」獲得教育部第一屆原住民族語文學創作比賽佳作和優選的肯定,成功地為巴宰族發聲。每個星期六早上潘美玉阿嬤一定會出現在埔里的愛蘭長老教會,她是當地第二代巴宰族語的老師,這裡的大人小孩都是她的學生。阿嬤今年七十五歲了,像她這一代的巴宰族長輩,仍然記得小時候父母在家說族語的情景,但是在那個年代說族語是一大禁忌,長輩們並沒有學會講巴宰語。而現在,面對族群文化式微的傷痛,有些人選擇讓時間來撫平,潘美玉阿嬤卻選擇積極地跟時間賽跑,努力不讓巴宰語言文化絕跡。五年前,她開始向她的姑媽,現年九十五歲高齡的潘金玉女士學習講巴宰語,也協助編寫教材。教材裡有一些現代的名詞,是阿嬤和族人一起發揮創意,創造新的巴宰名詞。比如說,討錢的路takelem a daram,就是指收費的高速公路。常常潘美玉阿嬤也?部落裡的大大小小唱童謠,她說,很多歌她小時候就有聽過,好不容易想起來就趕快?族人唱,特別是小朋友學得快,多唱就熟悉了。巴宰族過去最大的部落在南投縣埔里鎮愛蘭和眉溪四庄,不過現在大多數的族人分散各地討生活,目前全台各地的族人約有五千多人。潘美玉阿嬤說,只要哪個學校要推動巴宰族語教學她就願意去?,只可惜學生少,家長也不太支持,學校開不了課,巴宰語就更難推展。即使有著學生少的無奈,潘美玉仍不放棄任何一個讓巴宰族發聲的機會,今年六月潘美玉阿嬤以一首新詩作品「Ayan a araway」憶祖歌謠,獲得教育部第一屆原住民族語文學創作獎新詩類的佳作。潘美玉說,唱Ayan是巴宰的傳統調,唱得時候要即興編辭。 另一個得獎的巴宰新詩作品則是潘英傑所寫的「家園」,潘英傑解釋說,「大致上就是說以前的人就是靠天吃飯,以前水灌溉不方便,尤其是我那邊山上都是梯田,所以說你一有下雨的話,你就抓緊下雨的時候開始就耕種種菜啦開始去耕田」。潘英傑多年前退休後,從台北返回埔里老家,除了享受鄉居生活,也把三分之一的時間貢獻給教會。他服事的第一個工作就是協助地方上的長輩往來教會與家裡的交通。 基督信仰幾乎是巴宰族人的集體活動,一張張老照片,紀錄了愛蘭地區的巴宰族人,如何透過教會維繫情感。南投巴宰文化協會理事長潘文輝:「其中一張老照片就是一些姐妹,在建愛蘭教會的時候大家同心協力,到溪裡面來挑石頭還有砂,挑到教會那邊來建教堂用的。以前是我們要過這個溪的時候,就是用那個?竹這樣把它編起來弄成橋。」自1871年愛蘭長老教會建立137年來,是當地巴宰族人的信仰中心,近年更是族人尋根的基地,像是退休後的潘英傑,現在住在離愛蘭一河之隔的山上,因為教會而和自己的族人,有更緊密的互動。潘英傑:「我在台北三四十年了,我的外表不管說你承認不承認,人家都說我是原住民啦,但是以前我是知道我是平埔族,我不知道我是巴宰族,以前哪有聽過巴宰族?後來因為回來埔里,在教會然後有這個協會1999年開始成立,開始這個巴宰族的推行,我又有直接參與核心的一些事情,後來發現越來越多親戚朋友都投。那我就是說最早以前我在台北,人家說我番仔的話,我不知道你有沒有感覺,我會排斥,但是我現在不會啊。我剛回來,我現在會跳那個原住民的舞啊我會跳,以前你叫我跳原住民的舞,不可能。第一你心理上放不開,第二你根本連這個都沒有參與過,你怎麼去跳舞?怎麼去唱歌?我現在都會了。」 因為接受自己的身分而更能從中找到自信,談到現在的山居生活,潘英傑說他喜歡三五好友的造訪,也享受一個人在山上吟詩作對,為了加緊學好巴宰語,他更常播放族語教學光碟,一邊做事一邊跟著唸。潘英傑:「我後來學我們的巴宰語的話,它不比他們的語言還要簡單,它們有未來式進行式完成式,一個東西它就有這麼多的…,比如說,好像呷飯就只是呷飯,包含什麼都是呷飯,但是正要吃飯、吃飯中,還是說你已經吃飽了,可以有很多的表達,所以說我覺得巴宰語很深奧,而且它的文化背景是很豐富的。」巴宰族目前還不是政府認定的原住民族,語言也靠族人自己流傳教學,潘美玉和潘英傑的新詩作品得獎,他們倆都認為,比起這幾年族人推動語言復振的努力,得獎的事根本不算什麼,更重要的是要提醒族人,把握時間趕快把巴宰語學好。潘美玉:「我也是年紀大了75歲了,我不是年紀很輕了,人什麼時候會走還不知道,所以要趕快學,不能說慢吞吞的。學語言要趕緊,持續地學,一定要有進步。」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