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打響杉林

2013/10/29 16:58
1,790次瀏覽 ・ 1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
檢舉

下報導源自公民記者 brodsky
原始報導連結:打響杉林
 

1027公視暗時新聞
稿頭

高雄市杉林區在八八水災後,面對因為莫拉克颱風失去土地而遷入的大量人口,居民苦思工作機會與產業出路,除了成立生產合作社製作衣物與包包之外,還希望推廣葫蘆藝術,增加產品附加價值,也打響杉林的名號。

內文
高雄市杉林區,位在通往小林村的台21線上,杉林區的名氣遠不如附近的美濃、旗山、甲仙,八八風災後,原本就缺乏工作機會的杉林區居民,面對因為莫拉克颱風失去土地而遷入的大量人口,必須更努力生存下去。

訪問 旗山杉林區培力據點專案督導 邱俊英
剛進來那個地方是西區  它比較多是南沙魯的 南沙魯就是那瑪夏那邊的 現在是因為大愛村 擠進這麼多人 所以大家一直努力的想說 我們要怎麼樣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

在慈善組織的協助下,在地的媽媽們成立了一個生產合作社,從事衣物跟包包的製作。

訪問 大愛縫紉手作坊聯絡人 郭麗華
我們都有客訂的衣服 像這個是我們這邊的甲仙關山社區 他們就做這個百年的衣服 昨天也才交貨 我們都有打版 看你拿包包來我們也會打版 純粹賣包包真的不好賣啦

不過,衣物代工利潤低廉,讓居民們苦思其他出路。杉林本來就以種瓜果類農作物為主,這也是居民們現在要嘗試的新方向,推廣葫蘆藝術。

訪問 杉林葫蘆藝術創作工坊老師 何明賢
我們材料處理需要很多的幫手  所以可以創造很多的就業機會  第二個它是高附加價值  一個葫瓜賣到市場上大概二十塊到三十塊  可是我們把它處理乾果的時候  變成五十塊  兩三百塊不等  可是做完藝術創作之後  像這一件賣到三十萬

葫蘆藝術的雕刻創作,要人力密集與長期的投入,這是在地居民的新機會,也希望這次嘗試可以打響杉林的名號,走出自己的一條路。

公民記者 徐嘉妏 高雄報導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