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遷—後山砌石
慈大公民台 林建利 盧天福 花蓮報導
花蓮縣吉安鄉南華村,是一個典型農業聚落。早在日據時代,村裡的人們就運用智慧就地取材,利用一顆顆堅硬的石頭相互交疊,堆砌起百年不倒的砌石田埂,來鞏固自家的農田。但從六○年代開始,這具有村落獨特草根魅力的砌石,卻面臨了被空心磚取代的困境。
花蓮縣吉安鄉南華村,是一個典型農業聚落。早在日據時代,村裡的人們就運用智慧就地取材,利用一顆顆堅硬的石頭相互交疊,堆砌起百年不倒的砌石田埂與圍牆,來鞏固自家的土地。
砌石圍牆雖然環保、美觀又耐用,但在石縫間,偶爾有青蛙等生物居住,加上砌石比一般圍牆佔地廣所以,從六○年代開始,這具有村落獨特草根魅力的砌石,在縣政府的鼓勵下,面臨了被空心磚取代的困境。
多年後,當初用來取代砌石圍牆的空心磚,卻因無法承擔風雨侵蝕而漸漸腐壞。居民的安全成為一大隱憂,更有孩童被塌落的空心磚壓到而受傷。
為了補救空心磚帶來的問題,於是近幾年南華村開始舉辦,砌石技法的研習課程。希望能在老師傅逐漸凋零前,將這特殊技藝傳承下去。
在目前有體力教導砌石工法的老師傅所剩無幾的情形下,如何有效將砌石技藝傳承下去,成為目前的重要問題。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