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渣腳森林紅茶 走出震後一片天
【記者吳舒涵、黃瀞嫻/南投縣報導】紅茶散發出陣陣香濃的味道,苦中卻帶點甘甜,以手採、有機為特色的森林紅茶,是南投縣魚池鄉紅茶產銷班第六班班長葉金龍發起成立的自有品牌,他把原本的檳榔園砍掉,成功改種台茶十八號紅玉和台茶六號阿薩姆,慢慢做出台灣紅茶的口碑。
魚池鄉紅茶的歷史,可追溯到日據時代,當時進貢天皇的阿薩姆紅茶,就是在魚池鄉改良種出來的, 不過在一九八○年代,因印度的紅茶產業崛起,當時臺灣很少人在喝紅茶,農民因現實生計,紛紛改種具有高經濟效益的檳榔。葉金龍於一九九八年退休,本來想好好開始養老生活,沒想到一九九九年一場九二一大地震,魚池鄉一夕之間被夷為平地,居民的生計來源全部斷了。在半個月後,地方重建計劃開始,多數居民希望藉著昔日輝煌的在地紅茶振興魚池經濟,魚池鄉農會與茶改良場也積極推廣工作,但沒有利潤誘因,民眾不敢貿然投入。
葉金龍夫婦堅持有機種植,以手工採集一心二葉茶葉,做出森林紅茶的品質和台灣紅茶的口碑。 |
森林紅茶 成功做出在地品牌
二○○二年,在農委會茶葉改良場的邱瑞騰課長拜託之下,大雁村紅茶產銷班班長葉金龍興起重振茶園的念頭,葉金龍捐出了自己一大塊的土地,並且自己規劃並管理茶園,提供社區中六、七十歲的居民一起到茶園工作,靠著採茶賺的錢,一起重建家園,和太太劉鳴升朝著復育茶園的路邁進。葉金龍表示做有機茶葉,一直到二○○七年都還是虧本的狀態,但是他說:「就算虧本,也要堅持下去,絕對不能使用農藥。」
葉金龍說一路上受到了許多人的幫助,二○○七年對森林紅茶是轉型的關鍵時刻,森林紅茶先是獲得經濟部中小企業處的贊助,建造了屬於自己的茶廠,微生物專家郭基發到魚池鄉幫助葉金龍的茶園,改良出適合當地種茶的土質,另外,輾轉請來了社區工作者林琮盛,透過他的專業,想出了企業認養的方案,讓中華電信不僅認養茶園,同時邀請企業員工到仙渣腳社區走走,一起了解森林紅茶的故事,也體驗採茶的樂趣。另外一個關鍵則是森林紅茶開始有電話宅配的服務,這使得許多知道森林紅茶的人,不用大老遠跑到南投,透過電話就可以喝到好喝的森林紅茶,因此在做出知名度後,葉金龍夫婦的事業開始轉虧為盈,目前還增加網路訂單,使得銷路也越來越多元了。
社區文化牆 搭起居民團結的心
另外,在仙渣腳社區中有一排文化牆,這排文化牆是由劉鳴升發起的概念,當時九二一大地震擊垮了居民的信心,於是她想到了利用文化牆來穩定居民的心,用彩色的磚瓦,黏貼一幅一幅社區生活的剪影,有人在採茶、有小朋友在玩耍、有人坐著、有人站著,一磚一瓦搭起了專屬於先扎腳社區的文化牆,劉鳴升說:「人要快樂,日子才會好過」,看著她樂觀的心態,帶領社區走出九二一地震後重建的路。
葉金龍夫婦不斷標榜自己的茶葉重質不重量,堅持有機種植,以手工採集一心二葉、郵寄的方式,做出產品的品質,而太太劉鳴升則說:「有機種哪裡?有機種心裡。我們的有機不是拿來講的。」更看出了夫婦堅持的心。一杯紅茶看到了人、社區、土地關懷互助的成果,清新甘甜的茶香中藏著葉金龍夫婦與仙渣腳社區居民對社區濃厚的愛。
延伸閱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