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境之南系列之一】孩童篇:沒有單車 怎麼騎
星期天的下午兩點,協會的門口聚集了一群孩子,爽朗的笑聲與言談,正好和午後的陽光一般,熱烘烘的好不熱鬧。尤其,整齊排列的單車更為可觀,加上個個都是著正式裝備。說正式裝備還差強人意,其實就平常人一般的妝扮,但對這些國境之南的孩子,穿起步鞋、把退了色的T恤紮好、褲管拉直後,宛如就是一套正式場合的高級西裝,可以應付許許多多的場合。
不過,今天裝扮卻遠勝了平時參加婚喪喜慶時的亮相。尤其是孩子們今天帶著的帽子、人手一罐的水壺,七顏八色地好不精采,就連帶頭大哥的還酷酷地戴起烏鴉鴉的墨鏡。這群人的打扮,惹得街頭巷尾的鄰舍都冒出頭來,連番地打探是怎麼回事。
沒多時,帶頭大哥的吆喝一聲,現場的情緒突然引爆到最高點。接連著這群孩子,跨上了自己的單車,浩浩蕩蕩地輕駛上路了。
這是一群特別的隊伍。年齡層從高一的青少年到國小三年級的小學生,這群孩子是我們稱「弱勢家庭」的「弱勢族群」。每個孩子的成長背後,都有著令人為之鼻酸、令人心疼的遭遇與故事。
當海角七號正炒熱即將突破四億高逢,電影效益帶動人潮前進恆春,大家都在尋找阿嘉、友子、電影場景時,在這國境之南,卻鮮少為人知的是,全台319鄉鎮弱勢指標前30名,恆春半島的五鄉一鎮幾乎全全上榜(遠見雜誌2008年9月出刊的267期所做的調查)。國境之南的枋山是重複率最高的鄉鎮,其中新移民女性(外籍配偶)高達枋山人口總數的2.7%,滿州鄉更是全台自殺率排行第一的鄉鎮,也是低收入戶排名全台第四的鄉鎮。
老人是國境之南的恆春,不可言重的負擔。若把恆春半島原住民55歲以上老年人口與65歲以上非原住民的老年人口做計算,銀髮族超過恆春半島總人口6萬5千人的17.25%,合計是11,212.5人,遠超過全台平均老年人口10%的1.73倍。
上述的數字,也只是其中一部分的面向,還包括有:產業沒落導致人口外流,家庭複雜性、多重結構的社會問題,教育資源缺乏…….。電影中代表會主席那句「我要把恆春放火燒掉,然後把所有年輕人叫回來重建恆春。」的對白,其實就真的是國境之南的寫照不為過。
所幸,電影中阿嘉、代表會主席、勞馬等人物,其實在恆春還是存在的。那份為地方努力,為土地、為人民設想的精神,吶喊著希望存在的平凡人物,就散落在恆春街道巷弄裡。帶著協會的孩子追風、輕駛單車的志工楊大哥,他就是這樣一個「實際存在者」。
當協會在思考除了課業的輔導、文化的薪傳,也不斷地在思索還有什麼是可以給這些孩子的?恰好,協會的林理事推薦了任職消防工作的楊大哥,一拍即合的情況下,之後有了追風少年團的成立。楊大哥開始義務性地指導協會的孩子,如何輕駛單車,貼近自然,尋找「我」的定位。
協會的總幹事談起的成團的目的時,說:「單車行走,是練就體力;也是一種尋找『我』的過程。」
「一個點換作另一個點,一個方向換作另一個方向,一個旅程換作另一個旅程。這過程充滿著起起伏伏,有疲累,有挫折,有驚嘆。卻也一直累積著生命內在轉換的因子,是『新』與『心』的轉變,帶動著遭遇自我、超越自我、找到定位的循環過程。」
「旅途中的風、日光、山、海、夜色,所有的自然景物,還有同伴,與我們在過程中一起對話,產生交流,產生共鳴,彼此協助釐清,澄清價值。」「這裡頭還學會功課,也找到了『定位』。」
「因為這群孩子需要揮別他們的『弱勢』。我們也許能幫他一時,像是輔導他的課業,提供家庭改善計畫與協助,但最終他仍需要破除舊有的限制。外在的限制,大環境一時無法改變,有時甚至是無力可改變,但若先從內在的限制著手,從行路中從新找到自己,從心肯定自己,限制將轉換成為能量,給這些孩子有面對難題的勇氣與能力,不疾不徐、一步一步地往前(人生)移動。」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