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清國小藝術教室 回收資源再創新
小學生化腐朽為神奇 節能省碳做藝術 材料包羅萬象 成果亮麗
「節能減碳」是近年來全球最熱門的課題,在資源回收之餘,一群小學生還化腐朽為神奇,將回收物組成藝術作品。台北市「環保藝術教室計畫」試辦學校之一的志清國小,成功將樹枝和樹葉製成鮮豔的聽障奧運標誌,將寶特瓶結合回收紙漿作出創意十足的學習標竿,把回收的吸管集結成美麗的壁畫。
志清國小訓導主任饒僖真表示,校長楊士賢接下「環保藝術教室計畫」,是希望能讓環保意識向下紮根,整個籌備計畫及課程製作都是由環保藝術教室計畫推廣小組討論,每週皆固定開會,讓計畫能循序漸進逐步實施。
衛生組長兼推廣小組負責人徐慧鈴說明,推動計畫過程中屬蒐集實際材料部分最為困難,雖有印製宣傳海報,更在校園各處設置回收筒,但材料仍供不應求。高年級學生為增加材料蒐集速度,更自發地向社區早餐店索取客人用過的餐具。
徐慧鈴表示,在課程以及製作作品過程中,每位學生的反應大不相同。作品是以「組合集結」的方式呈現,由學生做其中一部分,再由老師及資優班學生組合,推行後獲得廣大迴響。師生反應的關鍵在於作品呈現的震撼力。
徐慧鈴笑著說,原先計畫只推行於中高年級,現在連低年級的師生也想一起加入。她強調,環保藝術教室近期的目標為發表學生作品,讓更多國小有意願共同加入「環保藝術計畫」的課程行列,往後目標則希望能結合計畫與課程。
擔任「環保藝術教室計畫」的美術老師羅伊秀表示,「環保藝術教室」課程採隔周上課的方式,一周約三節課。課程內容由美術老師及小組共同設計,先選定要做的主題,再找適合的素材並加強內容,而材料決定以容易取得為主,再做清洗及消毒。
目前環保藝術教室展出約十二件作品,其中運用的材料包羅萬象,包括吸管、光碟片、樹枝、樹葉、利樂包和廢紙等。她認為,整個計畫中,花最多心思之處在於籌畫及設計,因為在課堂節數有限之下,必須更講求效率,以最少的時間做出最妥善的利用。
四年級學生劉士瑋說,他參與其中兩項作品的製作,一個是以晒乾椰子葉為主,而晒乾上色並加以組合後,完成了聽障奧運的標誌;另一項則是使用寶特瓶及廢紙所拼湊出的「GIFT學習標竿」,涵義則是上天給予的禮物。
劉示瑋覺得「環保藝術教室」課程很好玩,讓平時以繪畫及紙黏土為主要題材的美勞課生動許多。看到作品後更是開心,原以為會很單調,沒想到成果比構圖漂亮很多。
同學們運用巧思,成功賦予廢棄物新生命。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