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安全兵器 開創武術對戰的新路

2014/05/20 11:20
2,647次瀏覽 ・ 15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3
檢舉

【記者陳葛泉成、郭昱辰/台北市報導】當中國劍俠對上西洋劍客,會是誰勝誰敗?當歐洲騎士對陣日本武士,又會激盪出什麼樣的火花?這些幻想,因為安全兵器的開創而得以實現。安全兵器的研發者伊塞爾,每個月都會在大直舉辦武術聚會,廣邀各路武術團體,並使用安全兵器進行對戰,平均每個月的參加人數都有四、五十人。
 

左方手持歐洲劍,與右方的日本刀對戰

練武之人的難題

凡是人,對拳腳都一定有相當程度的抵抗力,尤其受嚴格訓練的武者,耐打能力都超乎常人。然而,兵器的破壞力遠大於人所能承受的限度,就算是高手,在利刃下也照樣會受傷、流血。因此,現代的習練兵器的武術家,都面臨著這個問題──如何找到真刀劍的替代品,來保障對打時的安全。

於是近代興起了兩種主流技擊運動──源自日本刀的劍道,及前身是西洋刺劍的擊劍運動。劍道使用竹劍,並裝備全身護甲;擊劍則使用刺中人會彎曲的劍條,搭配面罩和防刺劍衣來保障安全性。但就算是運動武術,仍有風險存在。具日本刑警資歷,並修習古流劍術和劍道十五年的葛西真彥說,以劍道為例,便有因竹劍斷裂,碎片射入防具間而致死的案例。

而這兩種運動,也有著相同的問題──技術已偏離了古代流傳的技法。不論是竹劍或運動西洋劍,重量都遠輕於原先的日本刀和西洋刺劍。也因為安全性問題,比賽限制打擊部位、禁止身體接觸等規則,使古流劍術的摔技、奪劍技巧完全從運動劍術中消失。而中國武術,更演變成以套路演武為主流。八極拳協會的徐千越教練表示,目前實戰劍術的比賽, 只剩八極拳協會和劍藝協會仍在舉辦。

當然,也有一部分的喜愛古典武術的人,投入於學習古流武術的世界。有別於運動劍道,使用真正日本刀習練古流武術的稱為「拔刀道」或「居合道」;歐美也有許多用金屬劍修習古典雙手劍及刺劍的武者。然而問題又回了原點──危險性大,難以保障對打的安全。武術界就陷入了惡性循環,用真實度高的兵器太危險,但妥協使用過分簡化的器具,原有的技術又就此變形。
何謂安全兵器

伊塞爾表示,本身擁有十年的徒手武術經驗。因自己個子較矮,容易被打頭,在徒手對戰中相當吃虧,因而萌發出轉換跑道的念頭。四年前,開始轉而推廣兵器對戰,引入香港的「擬真兵器」,並開始向武術界推廣兵器對戰。擬真兵器已經近似真實刀劍的手感,但擬真兵器引入台灣後,也有著損耗率高、劍身近似圓棒等問題。
在使用者們反映下,伊塞爾決定去修正這些問題。運用自身台大機械系的專業背景,設計了在擊中對手時,劍尖會大幅變形的彈性劍尖機制,並精緻化刀劍細節--劍刃造型、劍柄纏繩、客製化裝具等設計。在將這些改良提供給香港的擬真兵器製作者後,卻未被採納。於是伊塞爾向中華民國智慧財產局申請專利權,獲得認可後,開始在台灣製作「EPW安全兵器」。目前可做作出中國式單手刀劍、苗刀、斬馬刀;日本式太刀、打刀、協差;歐洲式長劍、恰西克馬刀、羅馬短劍、盾牌等。另外計畫開發文藝復興刺劍、長槍、斧錘等特殊性較高的兵器。
 

用安全兵器擊中對手時,劍身前端會大幅變形
達到減少衝擊力的效果(照片由伊塞爾提供)

「安全兵器的開發,就是為了克服這些問題」伊塞爾表示。從骨架開始就使用金屬、塑膠等複合材料,外表以泡棉包覆,再參考真實刀劍的數據,完整複製出兵器的長度、重量、與平衡。甚至連劍柄纏繩、護手、配重塊等細節也毫不馬虎,務求還原刀劍最真實的手感。在安全性方面,除了包覆劍身的吸震泡棉,劍身前段也有特殊變形機制,在擊中人體時劍身會大幅度回彈,減少攻擊所造成的衝擊力。

 

安全兵器的前身,也就是歐美中世紀角色扮演遊戲使用的泡棉劍,在武術界被作為練習道具已行之有年。但其過輕、損耗大等缺陷向來為人所詬病。用泡棉劍使出來的刀劍術,往往變成像棒術或仗術。然而,安全兵器高真實度的手感克服了這些問題,使得傳統武術可以完整的還原在對打上。其遠勝木竹刀劍的安全性,甚至在不穿身體護具的情況下,也不必怕在激烈的對戰中受傷或傷及對手。

推廣過程與未來展望

EPW安全兵器是近兩、三年開發出來的新穎用具,在推廣的初期受過了不少阻力。台灣主流的中國及日本武術流派慣用金屬及木竹刀劍練習,而中國日本慣有的師承系統及門戶觀念,使得這些武術團體偏向傳統、不喜改變。

 
伊塞爾推廣兵器武術已有四、五年的時間,在這過程中,已經聚集到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包括八極拳協會的徐千越教練、日本古流武術的葛西真彥老師等。伊塞爾也在輔仁大學指導歐洲劍術社,將主要在歐美傳承的中世紀雙手劍術引入台灣 。用這幾年在武術界累積的人脈,及在門下學習的學生們,打造出了安全兵器的團隊。以推廣的方式,到各處去爭取武術團體們的認同及支持。在北、中、南的不斷奔波下,越來越多武術界人士開始認同安全兵器的優點,也願意接受它作為對練的用具。 
 
因做工複雜,安全兵器目前仍在手工製作的階段。等到資金積累到足以大量開發模具製造後,再進入量產階段。裝備數量一旦變多,就可以從一對一的決鬥模式更上一層樓──大規模的多對多戰爭。國外已有先例,以數十人甚至上百人的隊伍相互交戰,進行肉搏、攻城、搶旗等目標。甚至還有弓箭手──國內也有使用 反曲弓和安全箭矢進行生存遊戲的團體,提供了之後大規模混戰的投射部隊來源。
伊塞爾表示,安全兵器的開創,衍生出了許多可能性。包括異種武術和兵器格鬥平台、多人戰鬥。最重要的是,它使傳統武術可以被完整的還原在對戰中。未來的遠景,就是復興隨著時代浪潮而變質的傳統武術。這幾年的推廣下來,累積了熟習中國、日本、歐洲、東南亞等武術的人脈,將來希望能廣開課程,以史實武術為體,以安全兵器為輔,復興古代武術,並在交戰中實踐、還原古人傳承至今的武術文化。

延伸閱讀

使用者們對安全兵器的心得

活動聚會收錄(含對打、真劍試斬影片)

EPW安全兵器公開信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