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為了降低食物里程,年輕人回鄉創造魚菜共生新商機

2014/08/03 20:32
4,491次瀏覽 ・ 14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撰文: Gogreen.tw  林琨堯/黃昶立

        吳玟澄念的是食品相關科系,一路從龍潭農工唸到屏東科技大學研究所。接觸到魚菜共生時,首先想解決的是食物里程與炭足跡的問題。他認為唯有從生產面來著手,自己能產出食物 才是解決食物里程之道。選擇魚菜共生的另一個理由是,魚菜共生同時有產出菜、也產出魚;這是一種兼顧的生產模式。

          吳玟澄利用服兵役的時間花了半年的時間構思整個魚菜共生的架構後,透過長輩的協助,2012年11月建立了第一個實驗的場所,一開始整體的運作還不錯,但 因為沒有考慮到冬天太冷、夏天太熱的問題,遇到了障礙。所以後來又建立了第二組系統來運作。為了收集各類數據,第二組系統特別規劃建立五個獨立魚槽、五個 獨立植床。吳玟澄專心飼養紅尼羅魚,他認為紅尼羅魚的飼養較為單純。另外價格比台灣鯛稍高,也較適合台灣的氣溫。紅尼羅魚養殖的時間也比較適合商業運轉, 因此挑選此種魚種。每槽養殖不同大小的魚,目前一噸水可以養到七百隻的魚苗,當魚慢慢長大後,再移入到適當的魚槽。

        吳玟澄目前也有將魚小量出貨給魚菜共生 的同好,而同好對於魚的品質評價也很高。菜的部分以種植當季的蔬果為主,他也透過養殖浮萍來調整水中氨氮的成份。此外,吳玟澄在植床中也放入泥鰍、淡水龍蝦、蘋果螺等生物來解決藻類的問題,而目前只有泥鰍適應得較好。對他而言,目前這兩年的運作與各類型的實驗,給他很好KNOW HOW的養成。 在有關魚菜共生在商業運轉方面,吳玟澄表示他的思考並不會養殖高單價的魚,或種植高價的特殊的菜種。他希望將來的產出以平價為主,原因是平價的產品會讓大 眾較易接受。再者,吳玟澄表示,在地的宴會餐廳已經向他探詢未來購買其所養殖魚隻的可能性,所以他認為商業性的運轉在可見的未來是能被期待的,因此同時也在規劃未來商業性的生產。

        在訪談中我們觀察到,有微生物學與食品科學深厚基礎的吳玟澄,對魚菜共生的養殖哲學是,避免施放任何化學添加物。因此,蔬果只求生長健康不求美觀壯碩,而 魚隻若生病,就先進行觀察、斷食或隔離,絕不施放藥物治療。養殖場中的蔬果看起來雖沒有市面上所販賣的那般亮麗,但是它們充分發揮了淨化水質及再循環的功 能,讓數公尺以外的魚隻有一個非常健康的水質環境,體現了魚菜共生系統最獨特的運轉原理。而返鄉以『魚菜共生』做為創業主軸的吳玟澄,不僅實現就讀龍潭農工時的創業夢想,也期待他能開創出新的商機。

Gogreen.tw 水耕 水植 水生植物 魚菜共生 植物工廠 桃園中壢報導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