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訪【基隆河 員山子分洪道治水】
參訪【基隆河 員山子分洪道治水】
松山社區大學 宋偉強主任帶領公民記者、志工們 一同參訪基隆河 員山子分洪道治水
員山子分洪道是位於臺灣新北市瑞芳區的一座水利設施,以隧道方式銜接基隆河上游之瑞芳河段與東海。其主要功能是為了避免基隆河上游在降雨量過大時造成下游地區淹水,而將基隆河部分河水以自然溢流分洪攔河堰方式導引洪水,降低基隆河水位,而洪水則透過分洪隧道經基隆山西麓於東北角的台2線79公里處排入海中。
1987年(民國76年)10月琳恩颱風帶來豪雨,造成台北市廣大地區遭受水患。台灣省水利局規劃總隊重新研擬於員山子築堰分洪之可行性。政府為積極推動基隆河治理計畫,經行政院會指示由經濟部統合各權責單位辦理「基隆河整體治理計畫規劃工作」,經濟部水利處乃於2000年(民國89年)4月完成「基隆河整體治理計畫規劃總報告(草案)」及「基隆河整體治理方案」陳報行政院,行政院於2000年11月舉辦「基隆河整體治理計畫」簡報會議後裁示推動員山子分洪計畫工作,並於2001年核定員山子分洪工程計畫,2002年編列特別預算新台幣316億餘元推動「基隆河整體治理計畫」,員山子分洪工程為計畫主體工程之一,於台北縣瑞芳鎮瑞柑新村旁施設進水口分洪結構、開鑿內徑12公尺、長度2,483.5公尺引水隧道及出水口放流設施,完成後可導引1,310秒立方公尺水量引入東海,使基隆河自侯硐介壽橋以下河段可達200年重現期距之防洪保護標準,其執行經費計約60億元。2002年6月開工,2004年台灣北部地區遭遇911豪雨、納坦颱風及南瑪都颱風,在隧道全段面未襯砌完成前,3次提前啟動應急分洪,有效降低下游洪水位之減災功能,全部工程於2005年7月竣工。
松山社區大學 宋偉強主任帶領公民記者、志工們 一同
參訪基隆河 員山子分洪道治水與第一核能發電廠
謝謝經濟部水利署 第十河川局. 正工程司 周主任 / 俊彬 導覽解說
員山子分洪計劃係因八十九年像神颱風造成汐止地區嚴重水患後,行政院通過的緊急計劃,總經費為六十億元,原本預定進度是於九十三年10月完工,但因北部 地區遭遇九一一豪雨、納坦颱風及南瑪都颱風,在隧道全斷面未襯砌混凝土完成前,就提前啟動應急分洪,而這幾次提前啟用,都已明顯發揮降低基隆河洪峰水位的 作用。
員山子工務所主任林武雄指出,只要基隆河水位達到六十二點五公尺,河水就會流過側流堰,進入沉砂池,但水位若持續上漲至六十三公尺溢過攔河堰,就會進入分洪隧道流入外海,達到自動分洪的功能。
為了解決淹水危機,而實施這項工程,雖然工程中造成生活環境負面的影響,但是在完工後,基隆河上游除洩洪外,一般時日水流較為平緩安全,水質也乾淨清澈,使人們擁有好的生活品質,也在颱風來襲時,可以保護人民的生命安全,不會造成經濟很大的損失。因此這項工程是有必要性的,而它所帶來之正面效益是足夠的。
松山社區大學/宋偉強主任(右)與公民記者社/林紹香社長(左)贈送公民記者社旗子給周俊彬主任
松山社區大學全體與周俊彬主任合照留念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