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舞蹈治療「跳」出新自我

2008/11/28 01:00
2,251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記者孟慶府/台北報導】舞蹈在多數民眾的眼中是一種藝術,甚至是一種運動,很少人知道它具有治療的功能,運用舞蹈結合一些心理治療的方式,可以達到一般的心理治療所達不到的成效。從事舞蹈治療已經有八年的王薇婷治療師表示:「舞蹈治療是一種自我探索,藉由肢體,表達跟探索內在心理的歷程,慢慢的增加自我覺察、豐富表達性。」

王薇婷說:「舞蹈治療最簡單的定義就是心理治療的一種,但並非像一般的心理治療以口語的方式,而是以動作當作媒介,讓病患在擺動身體的同時體驗心理的變化,引導他走出心中的陰霾。最終希望這些病患能夠回到社會上,和正常人一樣生活。」因為有許多心理病患都是難以用言語和人對話,使用肢體語言可以讓他們感到比較舒適。

舞蹈治療起源於二次戰後的美國,許多退役後的軍人都因為戰爭的恐怖及壓力,罹患了創傷後症候群,在安定的社會中無法正常與人相處而進入了精神病院,許多的心理醫師都試著讓這些人走出戰爭留下的陰霾,但都沒有效果。直到有一天,一位舞蹈家在院中教導這些人跳舞,在他們舞動自己的身體之後,心理醫師們發現這些病患的病情好轉了,例如暴躁的情緒變得比較平穩、言語表達不通的變得能夠做簡單的對話。因而有了將舞蹈與心理治療結合的念頭,孕育出了舞蹈治療這門學科。

「台灣舞蹈治療協會」成立於二○○二年,王薇婷是協會理的常任理事,他表示協會組成的起因是九二一大地震,當時許多災區的民眾也都因為地震而得到了所謂的創傷後症候群,本來不相識的一群人在進入災區協助災民而認識,進而促使這個協會產生。

台灣的舞蹈治療與西方的舞蹈治療又有不同的地方,因為文化的差異,西方的舞蹈治療比較像是要病人自我發揮,用自己的潛意識控制身體的舞動,例:用動作表現出你正在草原中漫步的自由,就會有許多人開始做出各種的動作,因為每個人對自由的感受不同,所以動作也會不同。但是在台灣,要是治療師沒有先帶過動作,病人會不知道該如何是好,因此要給他們更清楚的指示,例如治療師會發一段口令,現在舞動你們的雙手,想像自己在摸索四周的環境,要這樣子做才能使病人動起來,進而讓他們進行自我探索。

「台灣舞蹈治療協會」至今已經慢慢的走入社區當中,王薇婷說:「現代人因為環境的關係,壓力經常都只能壓抑在心裡,因而造成了許多身心失調的文明病。社區當中的舞蹈治療就是要讓他們在跳舞當中適當的發洩壓力,找到自己身體與心靈和諧的方式。」王薇婷曾經在台北內湖地區帶一個失婚婦女的團體,帶團的方式是先帶操,之後就開始讓學員體驗肢體動作,最後有個回饋時間。團內的成員幾乎都是中年婦女,在做回饋時總會讓老師聽到感動的故事,並且在他們的談話中感受到他們對生活的體驗,讓她覺得受益良多。因為這個團體的成員都是固定的,每個人的感情都很好,在帶團的期間總是很合諧、溫馨,讓她覺得能夠營造這樣的治療環竟是很有成就的。這也是王薇婷至今印象最深刻的案例。

延伸閱讀:台灣舞蹈治療協會:http://blog.yam.com/tdta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