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慢步福爾摩沙:東眼山角板山與大溪

2014/09/19 16:31
3,586次瀏覽 ・ 6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6
檢舉

東眼山,海拔1212公尺,名列台灣小百岳,東眼山森林遊樂區即以此為名。依據解說資料,因為從石門水庫阿姆坪遠眺,這座山的外形酷似一顆向東眺望的閃亮眼睛,故名之;又有說法指出,從石門水庫阿姆坪遠眺,雪山山脈尾稜類似仰望的臉龐,早晨的太陽會從眼睛部位的東眼山升起,故名之;東眼山,泰雅族語為「Rgyax-Tongan」,或許「東眼」係取其衍音。
東眼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內有登三角點的自導式步道、景觀步道、林道、森林知性步道親子峰步道、東滿健行步道等多條森林步道,是很適合森林浴的登山健行路線,當然也可以來一回定位探索。走到園區最高點的瞭望台,桃園、三峽、淡水河與七星山系,山巒、溪流與城市,盡收眼底;遇到雲霧飄來時,更可享受漫步在雲間的景緻。遊客中心有相關的動植物及地質解說資料,並有多媒體影片放映。東眼山早期為台灣北部重要的伐木林場,因此森林內多為伐木後的人工造林地,造林樹種以柳杉、杉木為主,天然森林部分,以常綠闊葉樹種為主;1955年,為紀念東眼山造林工作,特地在一顆天然巨石刻記造林記事,就是現在的造林紀念石。東眼山林道沿線有許多的地層露頭,包括河流侵蝕、搬運、波痕、洋蔥狀風化、結核等地質景觀,也常能在這些地層露頭中觀察得到,岩層內含有許多貝類、有孔蟲、海膽等生物的生痕化石;此外,園區屬中海拔山區,有相當豐富的動物、鳥類、兩棲類與昆蟲,也可以仔細的欣賞。漫步東眼山林道,也能享受一趟精彩豐富的地質與生態之旅。
午餐後來到角板山風景區,對很多人來說,這裡拜訪有幾個重要地點,「角板山賓館風景區」有樟腦收納所、文物特展館、生態池、行館、戰備隧道等,園內十二件來自各國的雕塑品,使園內增添了不少藝術氣息,而遍植的梅花,在冬日的著花寒梅是北台灣最佳賞梅地點;角板山公園一角的蔣介石的銅像,孤獨地朝向大漢溪溪谷溪口台地,而景色最佳之處為「思親亭」,可以俯瞰溪口台地與吊橋;溪口台地下的大漢溪,有銜接兩岸的「溪口吊橋」,吊橋對岸有一碼頭,可乘船往阿姆坪或石門大壩;泰雅風格的「角板山形象商圈」,香菇、水蜜桃、桂竹筍、紅娘芭樂、水梨、野生靈芝、茶葉等為當地特產,各式小吃則隨客喜愛。
但是角板山有幾處重要的歷史遺跡也不妨走走,其一就是建造於1930年的「佐久間總督追懷紀念碑」,台灣光復後,該紀念碑被拆除,僅存基座石材,原址改建為現在的「復興亭」。佐久間左馬太是第五任台灣總督,在位9年,是任期最久的台灣總督,佐久間迫害台灣原住民,戰後紀念碑遭到拆除,並不令人意外。經過時空的變遷,以今天的眼光來看,紀念碑的拆與不拆,或可有不同的思考角度,若紀念碑仍在,將可用以見證歷史,認識過往的史事,或許更具教育意義。
位於角板山公園旁的救國團復興青年活動中心,其實原本也是歷史建物,在日治時期,原為日本皇太子裕仁訪台而興建角板山貴賓館,其木材取自附近北插天山區的檜木及樟木,因此又被稱為「太子樓」。洋館完成於1914年5月,而日本傳統歷史建築【和風屋舍】為後續紀念建築物,此兩者即為日治時代角板山貴賓館主體建築物,兩棟建築且有廊道相連,反映出當時「一和一洋」混合的建築風潮,兩建物不只建築風格不同,實際的空間機能也各有所異。戰後台灣光復,貴賓館為蔣介石的重要住所,洋館前庭院蔣介石與宋美齡手植兩株榕樹,枝葉茂相連人稱夫妻樹,1992年4月,角板山貴賓館洋館在大雨中,因電線走火焚燬,後來改建為大樓,幸運地左側的「日本家屋」則幾乎完整被保存下來。
角板山,因大漢溪(舊名大嵙崁溪)河道大轉彎形成一塊三角形的四層台地故名之。但清代的台灣相關文獻稱這裡為「夾板山」,有著「包夾、緊壓」的意味;泰雅族稱為Pyasan(比亞山),是指「物品交易的場所」,也是紀念帶領族人抵抗清軍而陣亡頭目Payas的名字;另有說法則為,日本人征服當地泰雅族人後,將地名改為「腳板山」,意指「腳踏之板」,有征服輕蔑之意。蔣介石以此地似故鄉浙江省奉化縣的溪口鎮,而將角板山下的河階台地命名為「溪口台地」,也因深愛此地此景,所以在角板山建立了兩處行館,1965年以前這裡曾是政府的決策重地。
劉銘傳就任台灣巡撫後,以「開山撫番」為施政重點,當時撫墾總局設立於大嵙崁(今日的大溪)總理全台撫墾事務,角板山區為官府極欲開發的樟腦產地,清軍在山頂設有營壘駐兵,1887年的「大科崁之役」即為清軍與泰雅族的山林樟腦資源爭奪戰開端;1906年,第五任台灣總督佐久間左馬太制定「五年理蕃計畫」,採取軍事強硬的手段,次年便爆發「枕頭山戰役」,泰雅族人在枕頭山僵持40餘日後,往深山撤退山地,台灣總督府專賣局取得龐大的森林資源。台灣曾經是全世界最大的樟腦產地,生產全球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樟腦。但由於山林久經開發,台灣接近平地的低海拔樟樹林也逐漸枯竭,製腦業者乃冒險深入山地採伐樟樹,侵入原住民族的生活領域,進而引起衝突,取得樟腦的代價愈來愈高。大衛遜(James W. Davidson)的《台灣島之過去與現在》(The Island of Formosa, Past and Present)即指出:「樟腦之代價即人血。」(Price of camphor is blood),宜蘭俗諺也說:「採一斤樟腦,流一斤血」,真是可以稱之為「血樟腦」。枕頭山在1904年台灣堡圖上為蕃界,並未被繪出。日本人類學家伊能嘉矩的1897年6月5日的調查報告指出,其一行人由頭寮越過九芎山,往山區的方面森林蒼鬱的蕃地,像一道天然的屏障,此路線即今日的的大艽芎古道,是當年大嵙崁與蕃界竹頭角社往來的要道;山頂立著一個木造牌示,上面寫著:「嚴禁無許可者入生蕃地」,而立牌的位置即為今日湳子溝山與溪州山中央的鞍部,可見角板山一帶,當年為山地與平地的重要界線。如今角板山賓館風景區內掛有「富貴喜樂平安」字牌的六棵老樟樹,彷彿是這些歷史的見證。
大溪舊稱「大姑陷」即原住民「TAKAHAN」音譯而來,意指"大水",1920年,日本人整理台灣各地的地名,改稱為「大溪」,沿用至今。1892~1897是大溪船運的全盛時期,當時聚集於此的外商華僑及大商巨賈競相設立洋行,繁榮景象盛況空前。1919年,日人強制區店面都要整齊劃一,街屋立面採用當時最時髦的巴洛克式浮雕山牆,分布留存於中央路、中山路、中正路、和平路四處,尤以和平老街的街屋最為可觀。1997年,由社區民眾自發性成立社區總體營造規劃後,大溪風華再現。
隨後,來到大溪老街,老街區有幾個重點,包括大溪中正公園、大溪公會堂、武德殿、和平路、中山路、中央路、中正路等,假日總是遊客滿滿十分熱鬧。沿路有外地來的各式的美食,但傳統的大溪風味卻不多,也褪了些色。不過,若能找個人潮較少的時段,慢步欣賞老街的巴洛克式建築與傳統店家,或許可以找到類似台北迪化街的味道。當然,在普濟堂與福仁宮後方的迷宮巷,曲折的巷弄與古厝的老牆,彷彿有著鹿港老街的景致。回程路上,偶然聽道路人的對話,今天是假日耶,竟然人沒那麼多!
背景音樂來源:https://www.jamendo.com/en/track/1131119/who-cares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