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愛心來抱稻-親子復古收割活動 影音

2014/11/24 08:06
2,512次瀏覽 ・ 7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7
檢舉

公民記者/樊爸 採訪報導

~親子復古收割活動~

    由無米樂崑濱伯與台南市賴議長及地方首長,舉行敬神謝土儀式後,展開一場由北台南家扶中心及台南市無米樂稻米促進會承辦的「愛心來抱稻-親子復古收割活動」,於103年11月16日在台南市後壁區「無米樂稻米體驗園區」舉行。活動是邀請長期認養的穀東及結合親子互動,以人力將「無米樂福田」種植的稻子收割,再將販賣所得的盈餘移作公益,並使參與活動的人員,體驗烈日下農夫工作的辛苦。

照片
照片

    台南市賴議長致詞時指出:今天大家都抱著同樣的心境以歡喜豐收的心情,及用感恩的心感謝天公伯,感謝土地公,使我們的農作物能收成,同時我們也看到,我們這個活動多年來結合愛心的活動,把今天收割的稻子義賣,將這些錢捐給家扶中心,幫助家扶中心的兒童,這是結合農村的產業文化,結合社會愛心的活動,也可以把在地文化和精神結合在一起。

照片
照片

    北台南家扶中心莊淑惠表示: 台南市無米樂稻米促進會把這個園區借給家扶無償使用,我們當初就是在想如何讓兒童保護的議題,進入社區跟居民一起來關注兒少的工作,促進會的總幹事張美雪一口答應,我們透過認養稻田的工作,邀請民眾一起來認識農民的辛苦,同時結合做公益,把節餘捐給家扶中心的兒少,來提升學習的機會,所以今天有很多孩子來這兒做表演,他們是透過公益基金才有學習音樂的機會,也培養出他們的一些自信心,在這邊我們也成立兒少保護資源中心,我們也透過親子DIY的活動,去推動正向的親子關係,以減少兒童虐待的發生,這是我們期待在這個社區發展的主軸。這個活動至少已辦理6年,但是在這之前,其實他們也已經推動很多社會福利的工作,也會把錢捐給家扶中心。當然很多兒童虐待事故的發生,是因為父母不知道怎樣去管理他的孩子,才會發生親子的衝突,所以我們希望透過很多的人來參與陪孩子割稻,那你跟孩子就有共同的回憶,我們家扶也長期在推正向的親子關係,我們希望讓所有的父母親更清楚知道,孩子是需要人陪的,有時間聽他說說話多陪陪他,這樣子兒童虐待的案件就會減少發生。

台南市無米樂稻米促進會總幹事張美雪表示:今天有這樣的一個園區,要感謝的人太多太多了,包括從96年崑濱伯得到拍賣獎金100萬元後,我們就成立無米樂稻米促進會,就租了這一塊「無米樂稻米體驗園區」的地,目前是無償提供給社區和家扶中心使用。然後也是家扶兒保示範的一個點,是很多小朋友可以在這邊跟老師們互動的地方,然後這個點成立之後,像每次辦收割體驗活動,都會很多人來認同,我們這個活動包括過程中完全沒有跟公部門請一毛錢,我們就是由認養人來認養把錢捐出來,我們就把辦活動剩下來的錢,再捐給家扶中心。活動讓整個農民辛苦辛勞的過程,讓更多人來認同一起來做愛心,所以今天我們辦理「愛心來抱稻」這個活動。每次辦活動的時候都有一大票的人來參與,都會覺得活動的過程很好,然後在參加活動中,會知道農民的辛苦及食物的珍惜,粒粒皆辛苦的感受,回去後他們會多吃一口飯,讓農民有持續栽種的能力,我們希望透過這樣種種的活動,讓農民走出去是被人家尊重的,這一個是我一直想推的理念。

照片
照片

    參與活動的同學,他們感覺很新鮮、很有趣,以前完全沒有碰過稻子,他們也體會到粒粒皆辛苦,所以每一粒米飯都要吃光,也要多支持農民。

    新營高中的施主任和黃老師,提到帶同學來參加活動的感想時,施主任表示:今天的活動規劃得非常用心,除了割稻活動外,還結合愛心活動,其實讓學生有更多方面的一種體驗,跟不同想法和感受。對學生的啟發,施主任也表示主要是平常吃的米飯,他們很難了解長在田裡是這樣子,除了收割稻米的體驗之外在儀式當中,也學到敬天謝土的精神。黃老師更提到學生也可以透過這個活動培養鄉土情感。

照片
照片

當天節目,上午由家扶兒組成的太鼓隊及烏克麗麗才藝班小朋友開場,以打答謝與會的來賓;緊接著由吳鳳科技大學美容美髮造型系的同學以融合在地農業特色的米寶造型出場走秀,吸引全場的目光,博得滿堂采;接著由宅港國小演出深寓兒童保護精神的婆姐佑子陣;以及國術拳、棍、刀、劍表演;並由校長樂團薩克斯風演奏耳熟能詳的歌曲。下午則再由吳鳳科技大學美容美髮造型系的同學以的米寶造型掃街走秀,並舉行向姜王爺擲筊求平安御守,畫下活動圓滿句點。

    由以上的採訪我們可以知道長久以來,北台南家扶中心及台南市無米樂稻米促進會,共同在為推廣台灣米食文化及把「愛心來抱稻-親子復古收割活動」結合公益的做法,不但使家扶中心可以獲得較多資源,還可以促進親子互動的機會,以減少受虐兒童案件的發生,並成功的把台南市後壁區菁寮無米樂社區推廣出去,實值得社會大眾支持與鼓勵。

照片
照片

照片
照片

照片
照片

照片
照片
照片
照片

照片
照片

照片
照片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