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交趾陶大師—呂勝南
水與土的故事:專訪國寶級交趾陶大師—呂勝南
【記者郭姿柔/嘉義市報導】現54歲的呂勝南,17歲因家境緣故,做廟宇學徒,學習雕塑、雕刻技藝,直到當兵後,在偶然機會下接觸交趾陶,25歲就立志獻身投入交趾陶藝術創作行列,在創作過程中,獲獎無數,最為稱道,莫過於榮獲第二屆國家薪傳大獎和第二屆工藝之家殊。
呂勝南表示,在尋找創作靈感上,遇到瓶頸,往往會走訪朴子溪和八掌溪兩大流域,因為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再者師法大自然,體悟仁者樂山,智者樂水的箇中三味。尤其古人描述人與水的互動關係,從「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或是「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就能輕易從水中,取得某種心靈上的呼應,獲得身心靈上的舒壓與解放。而且單就水的特性而言,概分幾種,第一種是「包容」;再來是「化解」;第三是「柔韌」。打個比方:土遇到水會怎麼樣?鬆又軟是不是?雨後泥土是不是軟掉了?是不是柔韌呢?第四個「滲透性」。從滴水可穿石就河略知一二。
因此從民國82年5月1日起,呂勝南將交趾陶文化藝術帶入獄所,包括嘉義監獄、台南看守所、台南監獄、雲林監獄、台北龜山監獄、台北少年觀護所、彰化輔育院等七個單位,用一步一腳印的方式,採人格感化和技藝傳承為體,真正落實藝術淨化人心的功能,迄今有十五年的歲月,作育英才無數,成功輔導受刑人如張嘉傑和林進賢等人,能自立更生,呂勝南指出,這些人只是一時的無知而走錯路,社會應給這些人機會,如此社會更祥和溫馨。
另外,為使交趾陶藝術普及化,呂勝南就常常利用閒暇之餘,到各大專院校的社團,推廣交趾陶藝術給學生認識,成效卓著,受到不少學校的好評,並從95年2月1日起,獲聘為雲科大文化資產維護系交趾陶傳統技藝兼任講師級專業技術人員,將台灣交趾陶藝術正式納入學分課程,至今呂勝南仍樂此不疲,尤其看到愛徒施施念慈,在半工半讀的情形下,榮獲彰化縣第九屆磺溪美展獲入選獎,實在於有榮焉。
呂勝南笑稱,水與土似乎是大家太稀鬆平常的東西,顯不出它們的價值來,但交趾陶能讓笨土變黃金,再者用土親、水親、故鄉親的理念,透過交趾陶展現鄉土情,將土與水的美妙結合,搭配自己的巧手,全憑自己的人文內涵與技術,將陶土變成有價值生命的美好事物,這種從無到有的呈現,好比自己命運是靠自己的雙手打拼出來,自己價值自己創造。
國寶交趾陶大師呂勝南表示,交趾陶是一種低溫彩釉軟陶,台灣民間簡稱其為「交趾」、「交趾尪仔」、「交趾仔」,一般廟宇中有許多交趾陶塑造人物,而「尪仔」在閩南語正是「人物」的意思。而交趾陶的製作過程,係以白土、金門土、木節土等混合,用雙手及竹篦將陶土片貼合、修飾,先經一千至一千百度高溫索燒,再以粉釉細土著色,使其絢麗,再經八百至九百度窯燒,由於陶土塑性好收縮大,高溫不易裂,因此製作不易,交趾陶早期的應用,從台灣光復時期,民間大力發展廟宇,而廟宇裝飾物朝復古趨勢的走向,故成為台灣寺廟建築裝飾,現在漸漸成為一般民間收藏的藝品。
呂勝南強調,交趾陶內容大致為神話傳說、民間故事或者歷史文學,前者應用多在祈福,後者教化為主,傳統題材以「人」為中心,搭配其他動物、植物等,主從分明,統一和諧。交趾陶多設置在寺廟高處,大概位置在牆堵,如身堵、水車堵、裙堵、大脊、博脊、規帶、山牆鵝頭、鳥踏、墀頭、照壁等。它的主要特色在於寶石釉彩、晶瑩剔透,因此已慢慢自廟宇走入一般民間客廳供人珍賞。嘉義是交趾陶的故鄉,日本人甚至稱之為「嘉義燒」,所有藝師都在嘉義學藝。尤其葉王作品參加世界博覽會,技驚各國,堪稱國寶級作品。
因此落實藝術生活化普及化,有不少交趾陶公共藝術作品,出自呂勝南之手,而呂勝南希望交趾陶藝術與學術結合,力求精緻化與傳承路線,將這項台灣人驕傲的瑰寶,能發揚光大,目前雖全球經濟不景氣,加上國內政治因素紛擾,使得藝術創造人才,會有英雄無用武之地的無奈,不過呂勝南樂觀的說,這時有較多的時間從事創作,但也期盼政府在拼經濟的同時,也能協助台灣多元化的藝術文化瑰寶,走入國際市場,讓全世界都能體驗到台灣豐富的人文藝術風采。最後呂勝南鼓勵現代年青人,千萬不要好高騖遠,要腳踏實地,抱著穩紮穩打的心態,必能有出頭的一天。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