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踹拍 try拍嘉義場「鱟起之秀」
2015踹拍 try拍嘉義場「鱟起之秀」時間:2015年3月21日
嘉義縣布袋鎮新岑里4 號(布袋新岑國小2樓圖書館)
鱟 (拼音:hou;注音:ㄏㄡˋ;學名:Limulidae),
又名「馬蹄蟹」、「夫妻魚」,被譽為活化石。
現存的鱟種類僅存3屬4種。
種類與分佈:
全球現生的鱟分為4種
美洲鱟(Limulus polyphemus Linnaeus):為綠褐色至黑褐色,
分佈於美洲大西洋沿岸,從北美東部緬因州海岸至墨西哥灣。
中華鱟(Atachypleus tridentatus Leach):灰綠色,
分佈於日本、韓國、中國長江以南海岸
(包括浙江、福建、廣東、廣西和海南沿海),
以及金門、香港、越南、菲律賓、婆羅洲和印尼沿海。
南方鱟(Tachypleus gigas Muller):又稱巨鱟,灰綠色,
分佈於新加坡、婆羅洲、印尼、泰國、馬來半島和馬來群島沿岸
至印度孟加拉灣沿海。
圓尾鱟(Carcinosvorpius rotundicauda Latreille):深綠至綠褐色,
分佈於東南亞沿海至印度孟加拉灣,包括孟加拉、泰國、印尼及婆羅洲等地。
喜歡居位於鹽度較低的河口,同時具有溯河而上的習性。
生物學:
鱟的祖先出現在地質歷史時期古生代的泥盆紀,當時恐龍尚未崛起,
原始魚類剛剛問世,它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動物之一。
人們曾發現了距今5億年前的鱟化石,它與早已滅絕的三葉蟲是近親。
有人也稱它為馬蹄蟹,其實它與蟹沒有關係,倒是跟蠍、蜘蛛有親緣。
鱟是節肢動物肢口綱劍尾目動物,現存有3屬4種,分布在美洲和亞洲部分沿海中。
中國長江口以南東、南海沿岸、廣西沿海、金門沿海、澎湖沿海等地
有它們的身影。鱟隨著時間的推移,與它同時代的動物大都進化或者滅絕,
而鱟從4億多年前問世至今仍保留其原始而古老的樣貌,
所以鱟有「活化石」之稱。
生活史:
鱟的身體分為三部分:最大的部分是頭胸部,然後是分節的腹部,
再下邊是一根長長的尖尾刺。
它的頭胸部側面有一對複眼,每隻眼睛是由若干個小眼睛組成。
人們發現鱟的複眼有一種側抑制現象,也就是能使物體的圖像
(尤其追蹤背景中的動態圖像)更加清晰,
這一原理被應用於電視和雷達系統中,
提高了電視成像的清晰度和雷達的顯示靈敏度。
為此,這種億萬年默默無聞的古老動物一躍而成為近代仿生學中
一顆引人矚目的「明星」。另外還有一對感受紫外線的單眼。
它們也有一對鉗子,稱為螯肢,是專門捕食蠕蟲、薄殼軟體動物用的。
它們可以背朝下游泳,但一般喜歡鑽進泥沙中並在泥里爬行。
鱟生長得不算快,它們須要脫16次殼(脫殼一次稱一齡,
但並不是一年脫一次殼,鱟的小時候脫殼次數較多次),
經過9到12年的時間才達到成熟。
人類一直就將鱟當作食物,它們的肉、生殖腺和卵都可食用。
但是它們的血液中含銅量過高,所以多食會中毒。鱟的血液可用作醫用試劑。
血液中的變形細胞(少量,離心得到沉澱白色物)甚至被帶上外太空,
偵測有機體及保護太空人免於疾病傷害。
鱟的血液中含有銅離子(血青蛋白),它的血液是藍色的。
這種藍色血液的提取物——「鱟試劑」,
可以準確、快速地檢測人體內部組織是否因細菌感染而致病;
在製藥和食品工業中,可用它對毒素污染進行監測。
每當春夏季鱟的繁殖季節,雌雄一旦結為夫妻,便形影不離,
肥大的雌鱟常馱著瘦小的丈夫蹣跚而行。
此時捉到一隻鱟,提起來便是一對,故鱟享「海底鴛鴦」之美稱。
臺灣地區漁民常趁此大肆獵捕,閩南語稱之為「抓鱟」,
更由此衍生出「捉姦」之意,後來因諧音之故,
逐漸由「抓鱟」音轉為「抓猴」,成為臺灣社會常用之訛音。
台灣已不常看到,金門還能看到一些,為保育類動物。
嘉義縣布袋鎮是特有生物三棘鱟的重要棲息地,
激起居民認識自己每天生活的環境及保育鱟的熱情,
為地區活化注入新思維。
南布袋濕地國有閒置鹽田位於新岑里周邊,
面積廣達一千三百八十五公頃,是國家級的重要濕地,
歷經十多年的廢曬後,
已演替成為野生動植物的棲息地和東亞候鳥遷徙的中繼站,
歷年生態調查資料顯示,南布袋濕地已發現近百種以上的
候、留鳥,包括黑面琵鷺、白琵鷺等七種保育鳥類。
布袋也是正面臨生存危機、存活在地球已有四億五千萬年的三棘鱟棲息地,
「鱟」是成對活動的生物,有夫妻魚之稱,布袋漁民如抓到落單的鱟,
一定野放。
公民記者:山羊 2015年3月21日 嘉義布袋新岑國小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