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公民開談:甚麼是開放政府?談開放政府與全民監督!

2015/04/10 12:42
2,779次瀏覽 ・ 5次分享 ・ 1則留言
PeoPo推 3
檢舉

●幾個關於開放政府直接民主的重點提示:

Sunstein即認為公共利益並非只是各種不同競爭的私人利益的加總,同時偏好並非固定的,而是受到許多因素的牽制:包括偏好表達的係絡(context)、現存的法律規範、過去的消費選擇以及文化因素。因此認為民主政府應該滿足或是尊重在所有係絡下人民的慾望及偏好的主張是錯誤的。換言之,民主政府不應將私人所持偏好作為政治決定的主要基礎,有時政府甚至有義務去介入公民偏好的形成。
 
Warren認為,公民的政治利益或政治能力並非固定不變的,同時它也可能是由制度所決定或塑造。此外,民主不僅是個人成就政治目標的工具,同時也是讓所有參與者學習如何在公共領域中,表達自己所欲追求目標的一種方式。因此,民主值得強調的,不在於促使個人政治偏好及利益的最大化,而在於它具有促進個人自我轉換(self-transformation)的功能,透過在公共領域自我治理以及參與的過程中,個人可以發展自主性,並鼓勵公民在利益的選擇中朝向共同性(commonality)的利益方向做實質的改變,同時將衝突轉為共識。
 

●幾個關於開放政府直接民主的迷失

儘管直接民主形式以及新興電子媒體無遠弗屆的影響力,提供了人民直接參與的管道,然而直接公民投票式的民主,並不能解決代議制度的流弊,反而因剝奪了公民審議的機會,使得決策品質受到影響。因為在這些民主形式之下,政策問題被過度簡化,人民只能在設定的選項中作選擇,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個孤立原子式的個人,基於較少互動以及反思的情形下,對議題做出反應。各項決策結果的正當性,也依據選民數量的多寡來決定,而無視於對決策品質的要求,造成我們處理複雜公共問題的能力日益降低,同時也使得政治人物巧妙地迴避對此爭議性議題所應擔負的政治責任。
 
透過電子民主(網路、民調...等)所呈現的只是意見的聚集(aggregate),而非透過討論而形成的公共意見;同時這種意見呈現的方式,容易流於獨白式的意見陳述,而缺少進一步討論的可能性。因此科技本身所帶來的速度及效率,不一定使人民對此議題的理解及審議有幫助,它可能造就了更多表達意見的機會,但不一定能使人民對此議題有更深入的瞭解。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