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製作純米米粉 永盛米粉好實在
【記者王靖芃、葉星妤/新竹市報導】 米粉沒摻米已經不是新聞 百年老店永盛米粉傳到第三代,堅持製作純米米粉,也融合蔬果創造出新口味。手工繁複,原料昂貴,事業一度出現危機,研發的產品四處碰壁。直到假米粉事件爆發,純米米粉才再度受青睞。 每月開機二天,增加到五天。永盛米粉第三代傳人曾永鑫說:「就是做吧,很少人做,但是正確的事就要認份。」
曾永鑫拿著原味米粉。
曾家開設新竹米粉工廠已超過百年,米粉製作的技術也延續了三代。二年前,第三代的曾永鑫和曾銘耀兄弟才不再做「逃兵」,回到米粉工廠接手。
第二代傳人曾榮村說:「傳統工序太多、工時太長,少年仔真的會嚇到。」現年七十多歲的他,從五、六歲就開始幫忙做米粉,曬米粉也全看天吃飯,不但得時時翻面、按摩,一遇下雨,還得趕快起木炭爐、烘乾米粉。
純米製作的米粉成本高,永盛米粉不摻入麵粉、黏稠劑,更選用台灣西螺小農種植的自來米,加上純手工的製作,耗費四到五個小時比起外頭咬不斷的米粉,成本高過四倍。
第三代傳人曾永鑫說:「講好聽一點是堅持,說難聽一點就是認份。」保持不變的傳統做法,純米的原料製作 ,成本高,單價定的也就高。許多客人寧可選用價格低廉的米粉,不容易斷,彈性也足夠。食安議題爆發後臺灣自2013年5月起,食品安全主管單位檢驗發現,有不肖業者使用未經核准之順丁烯二酸酐化製澱粉等添加物於常用食品,引起社會高度關注。台灣人漸漸 才懂得要吃得健康、吃的得天然,開始注重吃的東西來自哪裡、如何製作。
食安爆發 純米米粉出頭
永盛米粉第二代傳人,曾永鑫父親曾榮村說:「我們的米粉幾十年來都一樣,人家要查原料查過程,我們不用怕!」、新聞不斷播送食安問題,電視台開始尋找傳統的好滋味,想找到民眾能接受能食用的天然美味。經過電視台播報,永盛米粉逐漸出名,幾十年來危機的事業也出現了轉機。曾永鑫說:「風水輪流轉吧,誰曉得什麼時候會成功。」
二十多年前,無筋的米粉渣或玉米澱粉做成的「米粉」攻進市場,價格僅約純米米粉的三成。狂風掃落葉般,打擊到一堆傳統米粉工廠 打趴。假米粉事件爆發後,眾多標榜純米的米粉,卻驗不到米含量,或是米含量少得可憐,永盛因味為通過「純米」檢驗,慢慢為較多通路接納。
做工繁複 耗時耗力
粒粒飽滿的米粒打成米漿,篩水瀝乾後的生米團充滿黏性,經過輸送帶後,細細的米粉產出,接著經過一個小時的蒸煮,最後經過手工的拍打,米線才會鬆軟細細分明。
凌晨三點,米漿的製作就開始,濃濃的米香味充斥整間工廠,甜甜的滋味浸入咽喉,滑過鼻腔,渾身上下吸飽了天然的香氣。米粉團團擺放在輸送帶上,時間一看已經是早上八九點,蒸煮過的米粉黏在一塊兒,工人一團團拍打、晾乾、放涼,蓬鬆Q軟的彈性,是純米的香甜。曾永鑫截斷一小節米粉,放入口中,確保今日的米粉香甜,一如往常的永盛米粉,傳承了三代不變的真誠滋味。
曾永鑫確認米粉的軟度。
研發改良 蔬果米粉製作
除了純米製作的純米米粉,曾永鑫和台灣小農合作,收購生產過剩的蔬果製作出蔬果粉,利用蔬果粉調和出不同口味的米粉。曾永鑫先是開發出糙米米粉,再利用糙米米粉調和出蔬果米粉,他說:「糙米帶殼,不易脫乾水分,黏性又不夠,米粉容易斷。把一袋袋失敗的糙米丟掉,難受到不行,但不突破,會有未來嗎?」但他想,既然拚不過玉米澱粉市場,乾脆就區隔開,往養生路線走。
亮橘色的南瓜米粉,鮮紅色的番茄米粉,墨綠色的菠菜米粉,。每一種蔬果製作的調和米粉都要經過無數次的實驗才能蒸煮成順口的米粉,蔬果本身的特性不同,有的黏稠不易攪拌,有的太乾米粉容易斷。再加上台灣人對有色米粉的偏見,這些米含量百分之五十以上的調和米粉僅能佔兩成的銷售量。
原先設想多元化的選擇,新鮮的風味加上亮眼的顏色, 或許能夠吸引創意餐廳採用製作料理,卻沒想到銷售不佳。曾永鑫說:「台灣人很特別的是,看到鮮豔的顏色,自然就想到色素,想到色素就怕了。」
但曾永鑫說:「台灣很多小農很可憐,生產過多的蔬果只能丟掉,再加上外國引進的壓力,他們根本生存不下去,蔬果粉的製作多少會幫上他們的忙。」發揮對農夫的尊重,曾永鑫認為,調和米粉只是現在賣不好,這種商品要等時機的,很難說以後會不會好賣。
曾永鑫研發的調和米粉。
做得剛剛好 以後做觀光工廠
永盛米粉目前有在網路上販售,也接受電話訂購。手工製作的純米米粉產量不大,銷售量也不能太多。曾永鑫說:「我們現在只能做到剛剛好的產量,也不能多。」購買米粉的民眾張嘉崴說:「純米米粉煮的方式不一樣,一開始不知道,煮出來爛爛的,後來才曉得不用過水,天然的還是比較好啦。」
未來永盛米粉打算開設觀光工廠,從磨米、打米漿到烹煮香噴噴的炒米粉,建立民眾對於純米米粉的觀念。,也讓參觀的民眾學生能夠瞭解自己吃的東西怎麼來的, 營造出一個空間,讓更多人曉得吃進肚裡前食物製作的過程,才能吃得安心。
延伸閱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