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沉醉旗山也有菸樓的年代

2015/10/30 14:20
3,610次瀏覽 ・ 99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
檢舉

 社區公民 獨立記者 老王、合沅

照片

    春陽升起,在台灣南部農村此時是一年三穫的雜糧經濟作物收成時段,而每在冬接春的季節中,短期經濟作物的採收,是創造農家年收入富足重要的階段。旗美地區,最常看見的經濟作物,無非是菸葉這個作物,全盛時期的當年(50年代),旗山除了人人繞口的香蕉產業以外,菸葉也是農村輪作重要的經濟作物,也帶動地方經濟及立下富足根基。

    在旗山的溪洲、廣福和圓潭地區,都有菸樓與種植菸葉的分佈,然而後來,菸草開放進口,加上台灣加入WTO,菸葉買賣開放稅務,以及地方農業人口外流而逐漸沒落。圓潭地區的雞油腳鍾家菸樓、溪洲地區的郭家菸樓等等,都已拆除,成為歷史,而目前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就只剩興建於1956年左右的「沈家菸樓」,美麗的太子樓建築樣式,不免讓大家懷思古幽情,遙想當年菸葉農業賺錢的年代,人人都想擁有一個當「太子」才有的菸樓經濟。

除了種香蕉有錢,種菸葉也是好涯人:

照片

    沈家是旗山半廍仔的大地主,早年香蕉產業經濟起飛,在溪洲大橋的對岸有大片面積的香蕉田,另外也申請種植菸葉牌照,在自家老宅附近,種植約1甲2-6土地的菸葉,並興建菸樓,製作好的菸葉交售給,公賣局的菸葉輔導站(現今位於旗山洋基遊泳池旁邊)。 

    聽沈家阿嬤表示,50年代菸葉種植需要申請牌照,而且需要排隊抽籤,許多人想要賺這一個經濟作物的財,並不太容易,就算你有抽到籤,也不一定能通過種植菸葉的門檻,當中還需要有一定的財力、土地和菸樓,才足夠能耐承接生產。

     當年菸樓必須請政府同意的專門技術的師傅來搭建,興建過程中,師傅會把需要的材料與物品開立清單,一切準備好後才開始搭蓋。沈家菸樓的建材,橫樑是杉木搭建,另外門窗則使用檜木製作,當中的一磚一瓦阿嬤細數比比,也透露出搭建的辛苦與複雜繁瑣。

菸葉種植,雙十節是關鍵:

    菸葉種植必須選在國曆7月暑假,一開始了先到公賣局申請褐黃色的種子在田邊播種,一個多月後發苗,苗再大一些,才移植到另一區空地上,等到大約9月的時候,便開始將菸苗移到田壟上種植,絕對不能超過雙十節,還沒將苗種在田壟上,否則收成就不好了。

    回憶起當年的景象,菸葉農務的人力除了要自己家人外,還需要請很多長工,一次大約都需要10到20幾位不等,一般都會請溪州地區的人,過高屏溪來此工作。阿嬤表示,沉甸甸的菸葉是不用挑的,全部是用抱的整理,然後一捆一捆在三輪車疊高,疊高的高度大約有一層樓高,要安排一個人在上面接應,捆好菸葉後,大家再一起坐在那疊厚厚的菸葉上,上下起伏地坐回家去。

菸葉的農業是橫跨一級與二級的產業鏈:

照片

     採收後的菸葉,需要先用菸葉夾一串一串的把菸葉串起來,一手可以弄五對,三手就是十五對,一支菸仔針夾十五對菸葉,然後平放掛在菸樓內的菸架子上,隔天就進窯烤。

    沈家菸樓有八架半的菸架,當時規定,女生掛下面四架,男生掛上面四架半,等到煙架都掛滿綠色的煙葉,就要開始餵火烘烤了。

    烘烤菸葉,總共有好幾個階段,需要經過一個禮拜才可以完成。剛開始溫度約40度,此時的菸葉會開始由綠轉黃,轉黃後才開始提高溫度,最後為了要將葉梗比較粗的部位能夠薰黃,需要調大到約70度左右最高的烘烤溫度,過程中每個階段溫差要控制在2-3度左右,一但超過或減少,就會影響菸葉烘烤出來的色澤,這是銷售價錢高低的關鍵了。

    一般而言,薄的比厚的菸葉價錢高,而烘烤黃的均勻、沒有破損,就可以稱作上等葉。50年代10斤上等葉,就可以獲得200元新台幣,次上等、一等的二等葉,價錢就有明顯的差距,大約在100至180元之間,但如果是落入外等,10斤就只剩下20到30元不等,價差非常的大。因此當年的菸葉不只談種植,而更談加工,是一個一級到二級的產業鏈,以密集式的農務工作,才能創造台灣菸草歷史的輝煌成績。

    菸葉烘烤,也隨著年代的變化,從一開始使用龍眼柴與相思木的柴燒式烘烤,隨著電腦控制、瓦斯或電爐使用的進步,也逐漸進化成電子控制方式烘烤。沈家菸樓也經歷過兩種設備,根據主人沈先生表示,他們使用柴燒烘烤,溫度不好控製,菸葉烘烤顏色較容易黑,失敗率比較高,但電子窯就不會,溫度控制很好,也很容易方便,但最大的問題是,電子爐成本高,用電兇,好在當年政府有補助,這才讓他們可以持續獲利。 

菸葉帶來地方居民生活諸多的印象:

照片

    種植菸葉,除了是少數幸運兒可以獲得請到牌外,更是地方富有的象徵。曾經在沈家當長工的阿嬤表示,以前幫忙弄菸葉,有一個特殊的景像,就是因為菸葉富含尼古丁,氣味容易使人頭暈,像是喝醉的樣子,所以每次農忙,大家在串菸草,經常就可以看到『度估』 的景像,許多人弄到一半,就開始情不自禁的打起瞌睡來了。這個景像,趣味極了,平常不抽菸喝酒的阿嬤們,弄起菸葉也跟著陶醉,一群人拼命點頭的搞笑景像,在阿嬤眼中盡是趣味,這段回憶令他們每次談到就笑歪了嘴。

    另外,菸樓也是當地孩子共同的回憶,天氣冷,就會讓孩子睡在正在烘烤菸葉的菸樓中,或者要請孩子協助「顧火」,便會要孩子在裡面寫功課,從這些景像中便可以看出菸樓融合於生活中的一種悠閒,一種幸福。

    沈家菸樓成為傳給旗山後代的傳家寶,若沒有被拆掉,這個地方便一直有故事傳出,便一直給大家回憶,便一直讓我們知曉社區過往美麗的一角,也成為社區發展中難得一頁歷史的紀錄,那些生活的點點滴滴,讓人可以感受到生活幸福的感覺。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