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北投古蹟 普濟寺

2016/12/19 15:06
3,462次瀏覽 ・ 5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2
檢舉

北投古蹟 普濟寺

https://youtu.be/ELQlsR-u34c

照片
照片

普濟寺寺院包括本堂、住持寮房、庫裡(庫房)及古蹟建物群(湯守觀音石雕像、村上彰一石碑及送子觀音石雕像)等四大部分,寺院係由檜木及福杉等木材以卡榫式建造,改建完成年代為1934年(昭和9年),為一典型之日式寺廟,其屋頂型態為「單簷入母屋」,前簷中央凸出廣場部位及柱子的部分稱為「向拜」(柱),木造斗拱及連接正殿與簷柱之「海老虹樑」(彎取如蝦身);屋頂棟樑的大小鬼瓦(含鐵真院之徽紋裝飾);長長的階梯產自北投的唭哩岸石、六葉 中間好像插了一根棒子的構件為 "釘隱"、門窗花頭窗、鐘形窗(稱為火燈窗)、鼎足雕狻猊(ㄙㄨㄢ ㄋㄧˊ),龍生九子之一,形如獅,喜煙好坐,常出現在香爐上....等均具建築特色。

照片
照片

普濟寺奉祀之主尊為「湯守觀音」,係由日據時代臺灣總督府鐵道部課長村上彰一選刻並命名(「湯守觀音」,於1905(明治38)年舉行開光點眼儀式,隨後供奉在當時由台北堀內商會主人(同今日之商業會會長)堀內桂光風先生捐建之「湯守觀音堂」內;1913(大正2)年,移至今溫泉路一帶溫泉旅館上方的丘陵,後來遷移到「鐵真院」(今普濟寺)一片樹林之處。依據田中 均所著《北投溫泉の栞》(1929)書中的湯守觀音老照片,湯守觀音從二間四方位的觀音堂,遷移到今普濟寺一片樹林之處,規模簡單,沒有拜庭,懸掛兩面幢旗,類似民間「祠堂」或日本「稻荷神社」建築型式。

1930(昭和5)年4月鐵真院供奉「子安地藏」石佛(左手抱嬰兒,右手持禪杖,泛稱為「送子觀音」或「子安菩薩」,是地藏王菩薩的化身之一),由當時的初代住持鈴木雪應和尚主持開眼式;現為北投普濟寺9代管理人兼住持 釋如目法師負責。

照片
照片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