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大傑顛社防止東邊杉林寨仔腳西邊內門下來的隘口
位於中正里,旗甲路三段過了圓潭國小於右邊中興街右轉進入到北邊田埔巷和南邊的和正街之間,它的範圍由旗甲路三段圓潭國小對面和正街進入,東到護岸,北到田埔巷,再從中興街北上到旗甲路這一帶都是「中隘」。分為庄頭和庄尾,『庄頭』是在田埔巷和舊庄連接,『庄尾』則在中興街往南到富林街及和正街「三角仔」相通,東邊相鄰豬寮仔,西邊過旗甲路則是中庄地區。在庄尾有一供奉兩尊土地公的土地公廟,成為地區的信仰中心,也是一種特殊的景象。
照片
照片
福德祠供奉兩尊土地公,其中一尊為庄頭福德祠拿來此共同供奉
「中隘」名稱的由來,「中隘」於清代派大傑顛社從六張犁隘,巷北越過隘寮溪建立隘口,再往北推到了圓潭平原的中央處設置中隘口,防守北邊來的原住民進入。於地形來看「中隘」位在圓潭平原的中央,東邊靠近楠梓仙溪,日治初期有小路越過河床,可通對岸杉林的寨仔腳和竹圍,又從〈臺灣堡圖〉中可以看到,西有中庄、埔仔厝,北邊接近埔姜林,所以從地理位置來看,是控制圓潭與楠梓仙溪中游的進出的關卡。
照片
圖片來源:中研院臺灣百年歷史地圖 台灣堡圖(明治版)標示中隘位置與周圍
早期此地將近有二十戶人家共用二口井,庄內很熱鬧,是苗栗三義客家和閩南人融合的聚落,住民有卓、陳、郭、黃、劉、婁等姓,現在「中隘」人口多為長者,小小的聚落早期就有三處的菸樓,至今仍保存兩處,二口古井一為馬達和舊式水桶取水引為話題。信仰以福德祠及「三角仔」保安宮為主,耕作以香蕉和椰子為主。
照片
照片
左圖為早期村庄共用的古井/右圖為另一口陳家後方的古井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