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落實無障礙環境 公共設計待改善

2017/12/06 09:55
3,852次瀏覽 ・ 24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
檢舉

 【記者林莉庭、尤韻蓉台北採訪報導】響應12月3號的國際身心障礙者日,各地公益團體紛紛舉辦暖身活動。目前身心障礙者占台灣總人口近百分之5,但許多無障礙的公共設施,卻仍無法滿足他們的需求。
 
雖然無障礙設計的概念行之有年,但目前較普及的通用設計仍無法滿足身心障礙者實際的需求。身障者王增慧說:「比如說我們去醫院看病、餐廳用餐,或者是開會的會議中,就比較少顧慮到坐輪椅的朋友,應該要有可以方便他們坐的位子。」
 
比較兩者的差異,通用設計包括低地板公車或博愛電梯,只要有需求的人都可以使用;無障礙設計則特別針對身心障礙者,像是導盲磚或照護床。
 
身障者施閔瀚認為,其實無障礙設計是早期為了身心障礙者所用的名詞,意思是讓環境沒有障礙,通用設計的概念則是不管是什麼身份的人,都可以很方便地使用。
 
雖然近年通用設計已逐漸普及,但專門的無障礙設計卻仍相當缺乏。台灣身障童盟理事長周淑菁表示,醫院很多坐輪椅的病人或是老人,在醫院的無障礙廁所裡面需要照護床,所以這個需求其實很普遍,但是沒有被提出來。
 
除了硬體設施的不足,社會對身心障礙族群的不理解或不友善,也時常讓他們背負龐大的心理壓力。
 
身障者林政緯指出,有時候坐公車要看司機的心情好不好,不然司機會感到不耐煩,因為司機必須下來幫他拉斜坡板,然後輪椅才可以上去。他說:「我們也覺得很抱歉,害我們有點不太敢坐的感覺。」
 
未來在規劃無障礙空間上,除了硬體應該更全面考量身心障礙者的需求,也需要社會大眾更多的理解,才能實現真正的無障礙環境。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