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孟東籬
遇見孟東籬
孟東籬(本名孟祥森,曾使用筆名漆木朵,1937年5月25日-2009年9月21日)台大哲學系,輔大哲學碩士。
力行耕讀澹泊的生活方式,終生奉行其「愛生」的哲學觀念,身體力行其簡僕與親近自然的生活模式,不求名利、不求物質,更因不忍殺生而茹素,雖有高知名度卻離群索居,從譯作的選擇與個人著作中表達自己的信仰。
孟東籬26歲時,與大學同班同學結婚,育有二子,婚後不斷發生外遇,後來分居,但仍一直保有婚姻關係,直到2008年在兒子的催促下才與妻子簽字離婚。孟氏情史中,尤以與「蘋蘋」最為人所熟悉,孟氏在花蓮任教時,結識了年滿18的高三學生「蘋蘋」,展開熱烈追求,蘋蘋父親嚴厲反對,並舉家遷往台中,經過3年時間的漁雁往返後,孟氏拋下妻兒,蘋蘋不顧父母,兩人私奔至東海大學附近定居,1979年春天,在東海別墅開設「大度山房」賣書,並在東海大學任教。
資料來源 維基百科 :http://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AD%9F%E6%9D%B1%E7%B1%AC
==================================================
2002 我從非洲回來,寫了一篇非洲讀書報告,文中最後引述了一個故事作結論:
兩個和尚來到了渡船頭,一個誇耀自己有步行水面的功夫要用走的過河,另一位不以為意花了兩分錢讓一葉小舟來渡他過河,兩人同時到了彼岸,步行和尚很神氣的說『怎麼樣!』另一位說:『不怎麼樣,省兩分錢而已』。
引述的正是孟東籬在『我心目中的禪宗精神』書中說的故事。
2018-01-29 花蓮旅遊,在民宿的櫃台上看到一本書【濱海茅屋札記】
正是孟東籬所寫。原來這【海的聲音民宿】的土地就是向孟東籬買的。茅屋拆除蓋了民宿。因為這個巧遇,回家後就到金石堂買了這本書,又跑到羅文嘉的水牛書局喝咖啡,讀他三年前替孟東籬出版的精選集。
時光隧道,雖非故人重逢卻是倍感親切,民宿女主人帶我們到茅屋舊址去比對書中的畫面,難怪孟東籬的兒子會說他小時候自卑,爸爸雖然很有名卻很窮。
孟東籬183 的身材挺拔瀟灑,婚後不斷發生外遇的說法其實就如孟東籬自己對自己一生的註解【那花兀自開著】,他毫不介意旁人的看法,不想控制別人也不被別人控制,那花,就那樣兀自開著。
且來聽聽他的以及他的好友的說法 :
蟬在林間才會嘶鳴,我也必須過著遊蕩的生活才能發出我的聲音。
我夢到我追求一個修女,因為我要同上帝競爭。
朋友稱祥森為宇宙的戀人。
老孟從不讓人叫他老師,因為自覺不夠格,也因為自知那樣的稱謂下隱含的自滿、無知、與怠惰。
一個人,倘能以自己喜歡的方式生活,便是最大的成功了。
在世俗上他擁有的越少,在心靈上,他的確是更豐富更自由了。
他愛上東海校園,應徵作掃地工,學校不敢聘用,以為老孟別有居心。
女性的讚美者老孟,和曹雪芹一樣認為這個世界是男人搞壞的。
人生若不再感到愛渴,活著和死亡也就不遠了。
那個時代,男性的叛逆大概只有兩種,ㄧ種去反對國民黨,ㄧ種就是和女孩上床,老孟很勇敢啊!
花蓮回來,回想那鹽寮海岸,確實適合這麼ㄧ位多彩多浪特異獨行的孟東籬。
(以前孟東籬居住的茅屋,拆除蓋了現在的民宿,後面的建築仍在。)
(那面海的日子 【濱海茅屋札記】 花蓮鹽寮海邊的歲月1980~1997年)
公民記者 謝明海 2018-02-02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