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草與菜共生 找回蔬果「鄉田」滋味
【記者李偉皓、楊婷婷/桃園市報導】位於桃園楊梅區的鄉田有機農場佔地三甲,農場內種植三十多種不同的植物,是農場主人詹錢宣、羅美玲花十六年打造的有機王國,「把土地看成自己的身體」是夫妻倆秉持的信念,鄉田有機農場堅持不使用農藥,用雜草與菜共生的理念經營,種出讓消費者安心的蔬菜。
詹錢宣因為在花市工作,深刻體會到農藥對人體的危害,決定投入有機農業。 攝影/李偉皓
決心投入有機種植 客家精神克服難關
出生客家莊農家子弟的詹錢宣,退伍後放棄原本穩定收入的上班族工作,希望從事花農,在花市工作期間卻因了解觀賞用花的農藥殘存量大而打消念頭,輾轉接觸主婦聯盟推廣的有機種植,其「好的東西才賣人」的理念,讓他決定投入有機種植行列。
投入有機種植的過程不如想像中輕鬆,從溫室搭建、購買秧苗到農地租借都需要投入資金。回想起創業初期,詹錢宣的父親並不支持他從事農業,因為創立農場需要的資金過於龐大,又沒辦法預期收入,再加上完全沒有經驗,實在無法讓人放心,但詹錢宣並未就此放棄,決定先到別人的有機農場當見習生,在工作時學習農場經營。幾年後,詹錢宣終於學習到經營模式,知道該從哪裡找到銷售管道還有植栽來源,父親才答應讓他放手一搏。
因緣際會下,詹錢宣在農業改良場認識了他的妻子羅美玲。同為出生農家的客家女孩羅美玲,原本住在南投埔里的客家村,但因為九二一大地震家園受損,決定與詹錢宣北上打拼,羅美玲常笑自己是「被騙了」,因為深知務農辛苦曾誓言絕對不嫁農夫,現在卻又投入另一個農場。「所以千萬不要說絕對!人生有太多的巧合是無法預料的。」但是羅美玲沒有怨言,支持詹錢宣做他想做的事,「做就對了,因為也無路可退。」即使不被家人和其他同業看好,他們仍咬牙撐過有一餐沒一餐的日子,一頭栽入有機世界裡,用樂觀的態度和丈夫相互扶持。
羅美玲對詹錢宣的全力支持,造就鄉田農場日後的成功。 攝影/李偉皓
順應自然天理 雜草與菜共生
「土地就像身體一樣,不能一直塞東西吃,否則會消化不良。」夫妻倆秉持這樣的理念,每當溫室中的蔬果採收完成,不會馬上種植下一批作物,而是把雞群趕入溫室,吃掉土地剩下的雜草和小蟲,雞在土地上跑跳的同時,也在幫忙翻土,雞糞還能作為下期耕作的肥料。
讓雞當農場員工,不但把雞養得又肥又健康,也讓土壤獲得充足的休養,一舉兩得。攝影/李偉皓
農場採用有機種植中最困難的「草生管理栽培」,以雜草與菜共生的概念種菜,除非雜草長得比原株植物高大,否則不特別除草,詹錢宣表示,當初會選擇這個農法,是考量到雜草有分擔大雨沖刷力道的功能,讓蔬果不易被打爛,同時幫助穩固周圍泥土表層,將長得比作物高的草砍掉後也能成為土壤的養分,一舉數得。
詹錢宣和羅老師美玲夫妻把土地看作自己的身體,種植過程不噴灑農藥,而是擺設薄荷、迷迭香和有味道的香草在溫室門口,防止害蟲進入。種植水稻採用水旱田輪作方式,讓水稻和旱作地瓜輪替種植,雖然稻米只種一期,但是旱作期間,福壽螺會因為無法適應長時間沒有水的環境而死,自然解決福壽螺對稻田的侵擾。
不同作物混種的方式也是鄉田有機農場防治蟲害的秘方,羅美玲說,如果把白菜、高麗菜和芥菜種在一起,蟲會先從最香的芥菜開始吃,雖然芥菜可能被吃完,但是其他的還能採收,「就像做人留一線的道理,如果把蟲完全消滅,反而造成反撲」。用做人處事的道理結合種植技術,是鄉田有機農場成功的原因。
除了對土地的耐心呵護,詹錢宣更自製有機液態肥,用米糠、細糠和菜葉殘渣打入空氣發酵,加快發酵速度同時減少發酵過程的臭氣,兩夫妻用行動證明有機種植的可能性,希望影響附近老農一同投入,發展成有機村。
雜草與菜共生保護蔬果的植株,也建立最天然的環境供蔬果自然生長。 攝影/李偉皓
農場多樣化種植 有機界的百貨公司
有別於一般農場少樣多量的種植方式,鄉田有機農場三甲大的土地上種有大約三十種不同的蔬果,且在每一座溫室中,會同時種三至四種不同的作物,羅美琳認為,除了可以因防止大量種植產生滯銷狀況,也能提供消費者多樣化的選擇,因此鄉田有機農場的作物主要通路都是在百貨公司。
喜歡「捻花惹草」的詹錢宣在農場種植許多少見的植物品種,有外觀像櫻桃的櫻桃蘿蔔、客家風味的青蔥、小韭菜和外表青綠色的平地葡萄,還有長在架子上的小南瓜跟絲瓜,五彩繽紛的農場充滿生命力。農場內也種植仙草,將仙草葉子摘取後用烘焙茶葉的方式,把仙草原先的寒氣去除,可以用來泡茶,葉子還能吃下肚。
詹錢宣嘗試在農場裡種植葡萄樹,沒想到成功長出一座葡萄園。 攝影/李偉皓
鄉田有機農場無污染的種植環境,讓作物不用經過水洗就能直接分袋包裝,同時延長蔬果的保存期限。雞生的蛋也只需要擦去泥土,用最天然無加工的樣貌送到消費者手中。農場自然無毒的種植方式讓前來參訪的遊客看得放心也吃得安心,「這個蘆筍真的很甜,跟市場買的都不一樣。」參訪完農場有機的環境後,遊客何欣欣直接從地上拔起一根根蘆筍,不用過水就往嘴裡放,對農場的自然種植方式很有信心。
特地從基隆遠道而來的遊客何欣欣,開心地吃著現摘的蘆筍,絲毫不用擔心會有農藥傷害健康。 攝影/楊婷婷
有機路上不畏艱辛 成功打造有機王國
詹錢宣和羅美玲對農場順應自然的管理方式也是他們對孩子的教育方式,從不對孩子強加任何自己的想法,而是希望他們能學習獨立並發展自己的興趣。「我最開心的是能讓小孩知道父母都在忙什麼,瞭解父母的辛苦,還有食物的正確來源。」雖然務農不是羅美玲原先的人生規劃,但是給予孩子們陪伴和正確的食農教育觀念卻是她現在能樂在其中的原因之一。
詹錢宣和羅美玲化困難為動力,從最初的不被看好到現在親戚都會到農場一同幫忙耕作,夫妻兩人用十六年的堅持贏得家人支持,成功打造又香又甜的「鄉田」有機王國,同時希望繼續創新,為有機農業翻開新的一頁。
詹錢宣和羅美玲夫妻攜手為台灣有機農業奮鬥了十六年,未來還會繼續努力,種出更多健康蔬果供大家享用。 攝影/李偉皓
採訪側記
「這裡看過去,看得到的都是我的!」美玲姐自信滿滿的告訴我們,從她臉上的表情能感覺開心且滿足,她比劃著這三甲的土地和農場內充滿生命力的雞、鴨、蔬果是累積十六年的成果,很難想像原本荒蕪的樣子,是付出多少時間、心力,流多少汗、承受多少壓力才能得到今天的結果。在詹大哥和美玲姐身上看見不向命運低頭的精神,是我們應該謹記且學習的。
延伸閱讀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