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持良好人地關係 內心有機農場規劃耕讀田園夢
【政大之聲記者許芷瑄的專題報導】
在人來人往的草獸派對全素生活市集中,其中一個攤商用獨特的親和力推廣著有機耕作。內心有機農場,是一群來自各行各業的青農,在新店中嶺山上用一片純淨的山林耕作出有機蔬菜,並分享友善環境的理念。為了推廣這樣的理念,內心有機農場更是於6月11日至17日舉辦耕讀計劃的生活體驗,讓民眾認識如何用耕作與生命作連結。
內心有機農場由張慶祥先生所創辦,在十七年前中嶺山仍未開墾時,秉持著良善水土保持的原則,克服了道路尚未開發、農舍尚未興建等困境,利用流籠運送建材到山上的原始方法,一點一滴地努力將農場拓展完成。內心有機農場青農謝怡雯提到:「當初張慶祥創辦人有這個理念,他想要在我們中嶺山就是內心有機農場這個地方去開拓一個可以安頓現代人身心健康的一個場域。」從起初自給自足的生產模式到現今邀請民眾參與體驗耕讀生活,內心有機農場希望不僅能種植出由山泉水灌溉的健康蔬菜,也能為現代人快速的生活步調提供一個休閒之處。
「在日復一日的耕耘中,你認不認識自己是樂活還是苦活?」這是內心有機農場首次舉辦耕讀計劃的理念,而為了因應台灣農業人口流失問題,耕讀生活更是他們持續推廣的生活方式,一方面從事務農維持日常生活所需,另一方面則是運用自己的專長或是技能回饋在農務上。內心有機農場耕讀計劃負責人劉翼銓說明:「其實我們是很希望說能夠在這樣的一個場域裡面身體得到放鬆,放鬆下來之後在工作的過程裡面重新省思。」在耕耘的過程中帶領民眾學習自我探索,不僅是反思與自己的關係,更是與他人以及環境之間的連結,藉由在耕讀生活中體悟到的省思去解決日常生活上的問題,並提升自我的活力。
由於台灣農業人口老化以及糧食自給率逐漸下滑,內心有機農場也開始培養許多年輕人回鄉務農,除了種植有機蔬菜回饋環境以外,張慶祥更將培訓青農視為一項社會公益,平日帶領四位青農作規劃種植、有機耕作、採收推廣等工作,而週末則邀請假日農夫體驗耕種生活。青農謝怡雯也表示:「真的從農之後發現自己身上有一個責任,就是我今天種出來的東西是要給人吃的,那你是不是要對這種植的過程當中就要很講究。」她認為從農後心態上的轉變除了在意蔬食是否健康無虞,也因為與土地之間的連結,對友善環境秉持著更堅定的信念。
內心有機農場未來也會透過這次活動經驗,將耕讀計劃規劃的更加完善,並將其設計成長期執行活動。而同樣推廣用天然方式享受生活的草獸派對負責人Sidney認為:「我覺得這個活動其實應該也是一個未來的風潮,它有點像是要讓更多人知道你應該要更關注你所有食物的來源,你就會知道怎麼樣能夠再對這個地球更友善。」今後內心有機農場也將持續推廣有機耕作以及環境永續的理念,期望能讓更多民眾體會到與自然共存的重要性。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