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族語「維基」 官學合作推動原住民族語學習

2019/01/06 02:50
14,098次瀏覽 ・ 8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照片

◎政大原住民族研究中心辦公室外圍,展示族語中小學課程教材內容。

【政大之聲記者黃若瑀、許晉笙、阮珮慈的專題報導】

語言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維繫民族文化的最後防線。政治大學原住民族研究中心受教育部委託,從103年起實施「原住民族語維基百科建置計畫」,希望能將本土族語留存並發揚國際,未來計畫將15個台灣原住民族語納入維基百科語言列,其中泰雅語和撒奇萊雅語則有望在明年正式登入語言列。

台灣有16個原住民族,其中就有10個族語瀕臨滅絕,因此族語保存工作是迫切且必要的。然而,原住民族語言的復建工作複雜也面臨許多困難,除了方言種類多達42種,也因為原住民族以口傳文化為主,政大原住民族研究中心主任黃季平說道:「整個漢字的書寫穩定或英語的穩定都是超過百年的時間,千年的時間,他們才18年所以他們遇到很大的問題就是拼寫很不穩定。」族語文字書寫和教材編寫都是從2000年開始,部分單詞還沒有固定拼寫方式。此外,她還補充:「我們遇到很多年輕的原住民,不會講可是他們可能考過族語認證,那就是硬背硬記像你們考英文一樣你把它背起來但事實上你用不到。」在外地工作或求學的族人因為沒有使用族語的環境,使得族語學而無用,造成族語復建的斷層。

原住民族委員會為了積極提升使用族語的場域及機會,規劃在原住民族地區和行政機關推行公文雙語書寫、增設族語標示等。原民會教育文化處專門主委羅美菁強調:「族語不是應該只在學校學習,對原住民族來講族語更是在家庭、在任何場域,我們都要營造出一個學習環境。」目前原住民族語相關政策,除了針對嬰幼兒的族語紮根計畫、推廣一對一師徒制的族語教學,以及研發編輯族語教材並數位化之外,原住民族委員會也分別在七間大學成立原住民族語言學習中心,透過課程培訓族語老師,也提供社會大眾學習族語的管道,希望達到族語保存的目的。 

畢業於政大政治系的達魯姆克部落青年Kuliw提及族語保存的重要性:「我當然可以用中文來詮釋我們所謂你一般聽到的原住民的文化,可是用中文詮釋的意義永遠是被翻譯過的,你沒有辦法保證中文跟母語的詞是百分之百貼近的。」他擔心族語在中文翻譯下失真,脫離文字背後的文化與脈絡。政大民族研究所魯凱族學生杜韋漢則肯定原民會在原住民族語言保存的努力,他提到:「像原住民族研究中心這樣的單位然後他去做族語的保存,那至少就是我們自發想要學習的時候,至少有個東西可以依循。」他也認為維基百科建置計畫有助於族語發展,藉由熟悉族語的長輩帶領擅長電腦的年輕人編寫維基百科,落實族語傳承。

原住民族委員會在106年頒布《原住民族語言發展法》,並推行一系列族語維護相關政策,也積極促成維基百科建置計畫,羅美菁期望:「引入社會資源共同來全面推動,然後持續奠基在國內整個族語生活環境的營造,然後來提升我們原住民族語言使用的場域跟機會,更要促進原住民族語言的實質平等。」語言不只是凝聚民族認同不可或缺的要件,更是民族生命能否延續的關鍵,未來原住民族語言復建的路途仍需要堅毅前行。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