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如何分享「經濟成長紅利」

2019/01/09 12:52
2,636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最近國內政壇為了如何分享「經濟成長紅利」的問題,掀起陣陣漣漪。當前最迫切的經濟問題,當然就是外在環境變化可能帶來的外銷減退,必須靠擴大內需來補足。而國際間最有名的擴大內需案例,就是1931年美國的胡佛水壩。建造時創造大量的就業機會,緩和經濟大蕭條引發的失業潮;同時也替閒置的建材和運輸設備找到出路。建造完成後,提供美國西南部3個州的供水和用電,並成為著名的觀光景點。

用消費券的方式擴大內需,其實效果很有限。用掉的消費券,可能只是替代原本的現金支出而已。效果遠不如「暖冬觀光旅遊補助」明確。

政府如果真的想不到妥適的用途,也許可以拿去彌補臺鐵的累積虧損,並要求他們改善交通安全和服務品質。截至2018年11月底臺鐵帳面上的累積虧損達1,137億元。去年前11個月,虧損金額也達15億元。如果補平累積虧損,每年省下的利息就足以讓臺鐵營業轉虧為盈。

臺鐵的週轉能力並不好,流動資產雖然有228億元,但大部份是「待出售非流動資產」,現金只有3億多元;短期債務則達1,238億元。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