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豬瘟引起廚餘爭議 黑豬產業面臨考驗

2019/05/07 09:58
3,667次瀏覽 ・ 9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
檢舉

近期因為非洲豬瘟事件的爆發,相關議題引起不少熱議,而廚餘不但有衛生隱患的問題,也可能成為豬瘟的傳染媒介,令吃廚餘長大的台灣黑豬成為眾矢之的。

養豬戶林左祥表示因為廚餘很混雜,可能經過幾萬個家庭過來的,可能中間會有一些病菌的殘留,所以基本上不管有沒有非洲豬瘟,進到廠裡面第一關就是高溫蒸煮,利用鍋爐產生蒸氣蒸煮,把它煮熟、煮爛,照規定中心溫度九十度以上至少要維持一個小時,基本上就可以達到一個無菌的狀態。

 

殘羹剩菜餵豬有依據  經濟實惠友善環境

既然廚餘存在潛伏病菌的疑慮,為什麼豬戶還要選擇用廚餘餵養黑豬?如果黑豬改吃飼料,廚餘又該如何處理呢?根據環保署統計,一頭成年黑豬平均每日可消耗5到10公斤的廚餘,也就是說,3000頭豬的養豬場每天消化約30噸廚餘,相當於10萬人的廚餘量,大大的減輕了對環境造成的負擔。

養豬戶林左祥表示黑豬腸道比較短、比較小,所以吸收能力沒那麼好。一樣一公斤的飼料,白色的豬可能會吸收到八成的營養,可是以黑豬來講,只能吸收到四成到五成的營養,所以相對換肉率會比較差,所謂換肉率就是吃多少飼料可以長多少肉,因為牠生長慢,用好的飼料給牠等於是浪費了,所以把廚餘拿來做飼料。相對的,完全禁止是大家都安全,就是他的危害等於零,可是完全禁止之後,廚餘真的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檢視防疫缺口 杜絕後續影響  

台灣以廚餘養豬有其歷史背景及文化脈絡,長年來也協助解決環境問題,而對於豬瘟事件,政府更應在各方面做好把關及配套措施,不要貿然斷絕廚餘養豬,以免因飼養成本過高,造成本土黑豬產業的負擔,讓蘊藏在台灣黑豬身上的基因寶庫可以傳承下去。

淡江新聞 朱小美 楊曉晨 採訪報導

更多報導請看:淡江新聞

大園區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