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40年成衣老店 轉型新契機

2020/06/29 17:35
3,454次瀏覽 ・ 4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3
檢舉

橫跨三代 曾經輝煌的成衣店

隱身於嘉義市光彩街的一間40年成衣老店,於民國69年創立,專售成衣,坐落於集結軍用品、成衣,以及百貨零售商的「賊仔市」,在台灣經濟起飛的80年代,店內營業額最高曾達一年400萬,排隊買衣服的客人絡繹不絕,可說是成衣產業的輝煌時期。

成衣店二代老闆 陳日新:「我父親起初是(賣)皮件,跟銀行借錢才買了這間店,這邊開服飾店,那邊就開皮件,以前這裡很熱鬧,整排都是賣軍用品,現在都拆光光了。」

 

快時尚潮流 成衣產業受衝擊

民國93年,「賊仔市」被判定為違建,因而遭到拆除,再加上大賣場與網拍興起,皆嚴重衝擊了傳統的成衣產業。此外,台灣的製造業,也逐漸向中國與東南亞等地出走,台灣的成衣業沒有規模經濟的效益,更無法跟上成衣大廠牌每週更新商品的「快時尚」腳步。

成衣店二代老闆 陳日新:「以前買衣服會說,我們去賊仔市看看,現在拆光光了,當然人就不會走進來,賣場如雨後春筍,(民國)90年網路又興盛起來,所以我們這種傳統的店生意就沒落了。」

成衣店三代老闆 陳奕達:「大的平價品牌,他可以大量地去中國做生產,我們不希望生產過程中,有太多浪費,比如說快時尚一季一季換(新品),賣不出去的成衣,去跳樓大拍賣,跳樓大拍賣再賣不出去就銷毀。我會在店裡面擺一個印花的紙噴機,生產的時候我傾向於,客人要的時候我再印。」

 

拒當黃昏產業 第三代拚轉型

走過40個年頭,跨越家族三代,身為成衣店第三代老闆的陳奕達,毅然決然的踏上老店轉型之路,同時身為「台灣圖書室文化協會」一員的他,致力於保存嘉義的文化歷史,也因此萌生了將書本內的文化知識,轉化為衣服上圖樣的想法。

成衣店三代老闆 陳奕達:「這些地方知識學,其實常常都是變成,被放在文化局裡面,一本一本的報告書,衣服它是一個很好的載體,而且每一個人都需要穿到它,我就在想說,是不是可以把這些素材,再做一些轉譯。未來可能會規劃,比如說我就出五到六件T恤,在(店內)這空間去做策展,把一個故事,我們在意的、嘉義的一個有趣的故事,把它講完整。」

 

家業的溫度 堅定的轉型之路

巷弄中的成衣店,賣的不僅是一件件襯衫與牛仔褲,更是家族三代共同的記憶,在第三代老闆,堅定與創新的理念下,克服黃昏產業面臨的困境,將傳承40年的家業,重新擦亮了招牌。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