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父母-無虞,是建構人生喜悅的開始
每一個人都有人生的第一次經歷,大家是新手,都是要如實面對,無一倖免。沒有經驗及空乏信念時,若沒有建構和學習,便沒有能力去面對。而第一次的過手,手氣好與不好和情緒有沒有辦法控制,有很大的關係。她和買大家樂、彩券比較不一樣,完全不是靠運氣和神明或小鬼的幫忙與指示可以達成的。而是會發展出一種好與不好、順與不順的烙印,一次又一次地持續慣常循環的加值完善,將影響成加速地惡化或持續地加值。
所以我們主張要持續檢視自己,是否有空白理念和情緒的管理就變得很重要。譬如說,懷孕期間的想像和經驗與知識,過去的父母因為家庭生計,所以從小便投入協助家庭的工作,所以提早練就一身好的身體,而且又在最璀璨的年齡時出嫁,於是懷孕和生子對他們來說像是家常便飯,且一生中生產8、9個孩子不成問題,有的還10幾個。所以,我們要審度自己一下,體力和年齡是否還是那麼地優質,若不是則就要好好的把身體養好,或需要靠婆婆或媽媽及先生在旁的協助,然後再搭配好的婦科醫生的產前檢查,讓自己也能順利產下健康可愛的寶寶。
除了外在的自己評估和周遭親人協助和醫師的檢察關照外,另一項重點就是情緒的管理。情緒的管理好與不好,猶如管理糧草和各項準備工作有沒到位有關,有道委就會產生的信心,此時就等那東風的到臨。父母情緒好,當然會影響孩子對父母的安全信任,有了信任關係孩子也當然會好生、好帶、好養的,若是基因與環境的影響造成不優時,那並不是我們今天所要談的內容,也不是人為的努力所能改變的。
讓我們來看,母親懷孕期間,將隨著肚中孩子的成長而成長,與孩子的對話會增多,也會越來越更加小心地為孩子著想,於是壓力也會越來越大,甚會出現恐懼感、憂慮,甚至到產後,出現產後憂慮症。所以此時把心中的期待和想法及情緒試著傳遞出來,就變得很重要。讓先生了解,並可以來理解和協助,當作未來家庭經營的基礎功夫。假若還得不到先生滿足的關愛,則可尋求娘家父母的理解和協助,讓情緒和不解之處暫時可以紓解。想法與需求若沒說出或沒獲得重視,例如要多散步、要吃點甚麼?辛苦背腹大肚、產室需要先生作陪、要不要到育嬰中心、、等等,較容易產生負面情緒,所以學習降低需求的面度和深度是一門學問喔!
另一則是價值觀的選擇也很重要,有些價值觀是似是而非的講法,有些是要花錢求安心而已、有些是沒有必要性的、有些則是太功利而不人性了。譬如要不要做各項胎兒的檢查、要不要羊膜穿刺、要不要選日子或剝腹生產、要吃母奶還是奶粉?、、等等,於產前的學習與體驗與面對的事實和溝通,對於價值觀的確定和能否如願有關,都可以弄清楚,讓產婦或父母能稱心以對,愉悅地來迎接新生命地到來。
這個時候父母必須要認清二個事實,第一個是小生命是依靠母親的生命體系才能安全地成長和離開母系的連結,要孩子能像父母一樣可以獨立生活,必須要有一個較長的過渡期。即就是母體外在餵食與保護和帶領的學習成長,包括各種感官和器官的成長成熟與認知和情緒的判斷和互動所產生的結果。所以父母親當然還是要像懷胎一樣的細心和愛護與耐性的建構與孩子的互動,不能忽視此時期的重要性,才能讓孩子的烙印成為正向的認知和正向情緒的建立,並成為未來自我學習和與外界溝通學習的基礎。
另一需要認清的事實是,此時期孩子無法像大人一樣,可以表達出正確的想法和感受與需求,只有用正常的表情或哭來表達一切。大人不能妄自揣測和自我情緒判斷,或將大人的認知與好壞的情緒加諸在他們身上,造成錯誤的後果與傷害。所以父母必須以同理心和敏感度來研判小孩子的言行,看起來好像很複雜,其實是不會的。只要父母在照顧孩子時,個人有情緒或不滿足或太累時,應尋求協助,不能把問題發洩在孩子身上,讓孩子受傷害加深負面烙印。
而孩子的哭的表達也不外乎是生病、發燒、受傷、肚子餓、需要抱抱、要找人玩、要睡覺、、、等等所造成的痛或不舒服。那些都需要父母親的耐心和正向情緒來理解及找出原因,才能順理正確地解決他的問題。這個過程對孩子來說,他便越來越信任父母;對父母來說,與孩子間獲得信任,是可以找到父母養育孩子的能力的。對於未來的親子關係的發展來說,更投入了好的因緣和培養出好的正向的關係,使得孩子能更順暢的養成和成長,獲得感動與學到體諒父母的辛勞,進而學到了如何來善解父母了。這對未來進一步的生活學習,影響太大了!
也成為父母親在孩子的教養中得到孩子的重視和關懷,因而如負重釋地寬心解帶的喜悅人生開始了。所有因懷孕與生產過程的艱辛忘懷及成為創造一個有價值和意義的人時,感到光榮地接受使命,因而獲得了喜悅與快樂的讚賞。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