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歌劇院進駐三位女性藝術家 座談分享駐館創作計劃

2021/01/28 19:42
1,879次瀏覽 ・ 6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歌劇院進駐三位女性藝術家  座談分享駐館創作計劃

 

陳惠玲台中報導

歌劇院支持青年藝術創作,公布第三屆駐館藝術家(為期二年於2021-2022年)三位創作者:編舞家楊乃璇、跨領域藝術家周曼農、作曲家鄭伊里。

照片

今(1/28)日上午,歌劇院藝術總監邱瑗宣告三位創作者正式進駐,同時座談引言各自未來駐館創作計畫,三人除了分享如何發展新作品,並強調以各式主題工作坊及講座等方式為大眾推廣藝術教育。

照片

藝術總監邱瑗表示,歌劇院邁入第五年,期待第三屆駐館藝術家播下不同的種子,發揮所長;三位女性藝術家駐地創作與在地連結,與第一、二屆風格皆不同,其斜槓人生閱歷多,楊乃璇從舞蹈出身融入到現代音樂,將從舞蹈脈絡中,探索「限制」裡的「自由」。周曼農是編導、作家、跨領域創作者,將以「偵探」的敏銳感官連結臺中的景觀風貌。鄭伊里由作曲家融合了肢體、電聲、影像和裝置等領域創作,將透過質地「感知」探討「平權」的內涵。期待她們發揮創意想像,為歌劇院帶來更豐富的藝術能量。

 

編舞家楊乃璇分享創作特色及駐館計畫

駐館藝術家楊乃璇從小學習舞蹈,科班出身,從事舞團劇場工作。談到創作過程,她分享任教高中13年表演藝術課程經驗,與學生相處過程,發現興趣這件事是可以改變人的生活品質,並覺察除了創作之外,在藝術推廣方面成為她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談及第一年的駐館計畫,楊乃璇形容是遠距離的戀愛,她來自台北與台中的關係像是第一次約會的情人。她指出,舞蹈四個階段的駐館計畫,第一個階段是一月剛結束的工作坊,從相識過程中發現,年輕在地的創作者需要的是一個方法或技術分享,很希望將她在台北周一學校的五年經驗,為此與在地青年一起發想:台中需要什麼樣的舞蹈藝術。將於5月9日下午在歌劇院進行一場舞蹈藝術推廣工作。

 

談到2021階段性創作計畫,楊乃璇分享一段二位街舞舞者的影片及舞者的生活經驗;並指出:「疫情期間影響了舞蹈劇場生活,從限制的痛苦延伸到自由議題,重點在現實之下的限制與我所擁有的,其實可以透過舞蹈形式表現出來。」她說,今年很希望做的一件事是帶領年輕藝術家,從歌劇院沒有想過可以跳舞的地方變成可以跳舞的場域,預計成果將於明年展現出來。

 

跨領域藝術家周曼農

周曼農形容自己是個不安於室的人,從事編導、作家,並於2012年開始做科技藝術跨領域工作。透過影像分享,她說明其駐館創作《偵探學》計畫,內容結合展覽、劇場,還有移動式、沉浸式的展演,將於2022年在歌劇院內外創造10幾個偵探的房間,這些偵探都是虛構的且每個人都有非常奇妙的個性,且房間反映了其人格特質,同時反映了相應與敘事和線索,觀眾可以遊走每個房間並沉浸其中。

 

周曼農指出其創作動機,希望把找到案件真相的事情,引導到對生命有更多發現。從《偵探學》具體的事物,包括空間裝置、影像甚至是表演者身上,引導觀眾重新對自己的生命狀態進行觀察和創造,進而產生一種創造性。

 

談到把臺中跟歌劇院都當作一個謎題在解答,透過想像力將臺中這座城市的景觀風貌與這次駐館作品進行連結,周曼農指出,目前正進行田野調查,也拜訪了歌劇院周邊的警局,了解警察破案的相關線索調查等方式,接著將會在歌劇院舉辦《偵探學》專題講座,特別鎖定樂齡與青少年族群舉辦「書寫工作坊」,因為非常好奇也沒有接觸過,有機會與這群對劇場有興趣的推理愛好者交流,讓她非常期待。

 

作曲家鄭伊里提出「感質」計畫 探討「個體獨特性」

鄭伊里是歌劇院首位音樂類駐館藝術家,曾在荷蘭高地雅姆斯音樂節(Gaudeamus Muziekweek)、德國達姆斯特音樂節(Internationales Musikinstitut Darmstadt)提出現代音樂與表演藝術結合的創作。

 

鄭伊里透過影片分享,說明其駐館提出「感質」(Qualia)計畫,藉由質地感知探討「個體獨特性」。她指出,經過這幾年時間的探索和創作,最終最感興趣的還是「人」,每個人都有獨一無二的質地,例如說話語調、動作方式、呼吸步調等,這些質地差異性,造就了人類的多元,甚至所有的生命都有多元的狀態,加上所學的互動電子音樂設計,希望藉由之前實驗過的水、還有空氣和實體介質來跟電子音樂互動結合,以及和表演者的個體性作研究。

 

今年,鄭伊里將針對視障者舉辦《觸覺質地與即時電聲》工作坊,引導視障者演奏不同的表演性裝置或樂器,並從中觀察他們的感知狀態;同時,也將走入校園舉辦《當代音樂創作的斜槓未來》講座,與年輕世代分享跨領域環境下當代音樂家創作的樣貌。

 

除此之外,鄭伊里分享正進行「在臺中國家歌劇院種一棵奇蹟之樹」計畫,透過縮時攝影記錄1月1日發芽的辣木(Moringa oleifera)在歌劇院的成長過程,定時測試以其當作演奏介質之可行性,她期待與未來的駐館創作結合。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