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遠得要命學校 教育零距離

2021/05/03 20:41
2,821次瀏覽 ・ 22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3
檢舉

探索世界 走出教室外的課

沿著鄉間小巷一路向前,來到了位於嘉義縣溪口鄉的美林國小。上課鐘聲響起,走進課堂教室,可以看見美林國小的學生們席地而坐,面對老師的發問,討論聲此起彼落,每一隻筆直往上伸的手,展現出他們對發言的渴望。其實這堂特別的討論課程,是在為他們下周的澎湖之旅做行前準備。

其實美林國小是一間被教育部定義為偏遠地區的學校,校內學生僅有40人左右,四年前轉型成為實驗教育學校。澎湖之旅就是美林國小實驗特色課程中的一環,為的就是讓戶外探索教育落實在這群孩子身上。

嘉義縣溪口鄉美林國小校長 張志郎:「走出去世界就在眼前,走不出去,眼前就是世界。所以如果我讓孩子只關在教室、只關在家庭、只關在這個農村裡頭,他永遠走不出去。但我們怎麼給機會讓孩子走出去?那那個走得出去這件事情,不是只有真實地帶他們出門,而是他的心嚮往之,這種他對於世界的期待是開始有熱情,我覺得這件事情是重要。高年級的小朋友就要到澎湖三天,那三天這件事情對孩子來說,當然他充滿期待,那他的期待就會變成我們課程的一部分,你到底期待什麼?我們到底要給你什麼?眼界做高這件事情對我來說就很重要。」

大手拉小手 合作激盪新火花

美林國小早在2014年就和國立中正大學簽訂專業發展合作學校協議書,然而隨著最初主要人員的離開,也讓這份協議如今名存實亡,但中正大學發展社會責任的腳步,依然沒有停止,校內仍有許多老師在為偏鄉教育持續努力著。

國立中正大學通識中心主任 胡維平:「縣政府現在也不太管(合作協議),因為換了縣長以後,他也不管它(合作協議),我們也換了校長,什麼教育學院院長也換了,但是我們持續在做,我們這六年來持續在做,還會再做下去。我想其實中正大學在這耕耘很久,坦白講,包括文學院很多老師,然後社科院有很多老師對地方的連結都很豐富,那甚至還有我們的,包括我們的財金系,他也對這個地方一些弱勢,他們也都很照顧。」

像是小小記者營、體能體驗營、小學生大學日的舉辦,多年間從不間斷,讓偏鄉孩子們有多次體驗大學樣態、探索未來的機會。

山中小學 與在地的連結

離開平地,前往海拔1100公尺的山林,來到了環山圍繞、空氣清新的樂野部落,在部落的中心,座落著一間阿里山國中小,這間國小被教育部定義為極偏遠學校。相較於位在平地的偏鄉小學,交通不便成為了外界資源進駐的一大阻力。

雲嘉地區中小學科學教育揚升計畫協同計畫主持人 于淑君:「所以假如說我們,就算我們有拿到經費,把他們載下來,那你都會考慮到說旅途奔波,學生會不會很辛苦,比如說早上八點半的活動開始,禮拜六早上八點半,你要他們五點就要出發嗎,這是一個困難點。我們可以訓練人,但誰上去教他們,他們下來還是我們上去都不方便,都有安全上的考量,所以這是我們還在思考我們要怎麼執行的,我們也很希望能夠把我們的成功的站上巨人肩膀活動,或是我們USR(大學社會責任)成功的活動,複製在山區的學校,可是這個交通方面的安全性必須是我們要考量的。」

國立中正大學通識中心主任 胡維平:「你要從山上坐三個小時車下來也是比較辛苦,所以的確我們現在有在評估,未來有沒有可能性,我們是派一些小型的團隊上去,然後來幫他們服務,一個學期一兩次,帶他們下來看一看,就是更山區的學校,我們也有載規劃當中。」

雖然大學資源進駐不易,但阿里山國中小仍努力發展以保存當地鄒族文化為出發點的特色課程,不僅豐富與活化了學習內容,更加深了孩子們對這塊土地的關懷與認同感。

嘉義縣阿里山國中小國小部教導主任 王寶莉:「我們學校從一零八學年度轉型為原住民族實驗教育學校,目的就是希望讓孩子們去更貼近他們自己的土地,然後鄒族的文化,所以我們在國小部的課程做了很大的一個改變,像焚墾、部落、踏查、山林傳奇、鄒族文學、文化,全方面去做貼近他們生活的學習課程。」

嘉義縣阿里山國中小學生 :「就是自己想的話壞感覺很輕鬆,但是自己種的時候,就會發現就其實,沒有想像那麼簡單」

嘉義縣阿里山國中小國小部教導主任 王寶莉:「我們山上的父母大部分都是務農的,透過學校的課程,他們就會知道父母的辛苦,我覺得這是不只是上課,而是還包括親子之間的互動、連結,這些都是我們期待看到的一個轉變。」

資源合作及特色課程 教育零距離

身處在不同教育環境的孩子們,都擁有無限的可能,他們的夢想也不應該被距離、資源給侷限,透過與周邊大學合作、因地制宜發展特色課程,讓學生們都能夠擁有豐富而寬廣的學習旅程。

嘉義縣溪口鄉美林國小校長 張志郎:「只有你的心態偏鄉,你就會成為偏鄉。你的心態夠寬廣,你就是大學校,所以我們會定義自己叫小學校大力量,那個力量的根源是來自於孩子們肯學習、我們的老師能陪伴。」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