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11月24日卑南族[百‧下賓朗]27日撒奇萊雅族[火神祭]音樂會

2021/11/07 22:04
30,909次瀏覽 ・ 16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
檢舉

公民記者:朱水文

       2021年11月7日(日)下午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音講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民族音樂研究所所長呂鈺秀及錢善華教授,介紹即將於11月24日《百‧下賓朗》卑南族音樂會,以及11月27日《撒奇萊雅族火神祭-與祢相遇》音樂會策畫理念與節目特色。

照片
照片
照片
照片

      《百‧下賓朗》‧由藝術總監林蕙瑛解說下賓朗遷徙過程及族人之服飾意涵並示範領唱及舞步

照片
照片

       卑南族社會有嚴謹的年齡階級組織與會所制度;巫法之術(靈術)高強興盛,名聲遠播於各民族之間。卑南族現今尚存之年度慶典有「小米鋤草完工慶」、「小米收穫祭」(感恩海祭)、「少年年祭」(猴祭)、「年祭」(大獵祭)等,其中以「年祭」的規模最大。

照片

       卑南族(Puyuma)自稱「puyuma」,歷史上又有「彪馬」、「漂馬」、「普悠馬」、「普悠馬」等音譯寫法,源自臺東卑南鄉南王部落(Puyuma)的名稱。為避免卑南族與南王部落同語詞的混用情形,近年有族人提倡以「比努優瑪樣」(Pinuyumayan)來作為卑南族新的族稱,以區別族稱與部落名。

照片
照片

        卑南族的起源有「竹生」、「石生」兩種說法,「竹生」傳說以卑南社為中心,「石生」傳說以知本社為中心;各部落也是由卑南、知本兩社為核心,經遷徙居住後發展出其他各個部落。卑南族十七世紀以前就是強盛的民族,民族威望在卑南王時代達到顛峰;傳說卑南王雄盛之際,曾領導東部各族群72 個部落,影響力北到今花蓮玉里、南到屏東恆春,是各部落尊敬的領袖人物。

       十八世紀時,有一部分氏族遷居恆春半島,並順利在當地發展,將民族勢力又往南推進,稱為「斯卡羅」(sukaro),排灣語中有坐轎子的、被抬的人的意思。十九世紀末期進入日本殖民統治時期,卑南族在民族文化分類上被稱為「Pinuyumayan」,因為主要有八個部落,又被稱為「八社蕃」。目前卑南族同樣以臺東平原的臺東市、卑南鄉一帶為核心,少數居住成功鎮與太麻里鄉,主要部落有臺東市的知本(知本里)、建和(又稱射馬干,位建和里)、南王(南王里)、寶桑(寶桑里),卑南鄉的利嘉(古稱為呂家望,位利嘉村)、泰安(古稱大巴六九,位泰安、太平村)、上賓朗(又稱為阿里擺,位賓朗村)、下賓朗(又稱為檳榔樹格,位賓朗村)、初鹿(又稱為北絲鬮,位初鹿村)、龍過脈(又稱為明峰村)、班鳩(已遷併入初鹿)等

       卑南族人製作衣服以麻為製作材料,傳統織布顏色鮮豔,以紅、黃、綠等顏色,夾雜黑、白兩色來凸顯多層次的菱形紋路,並搭配細緻的十字繡花形紋。卑南族的不同服裝,區分出不同的性別及年齡階級,不僅強化社會身分認同,也表現民族內分明的社會關係。男子服裝按年齡階級區別,以青年服飾最為華麗,分為上衣、黑短褲、套褲、檳榔袋、腰袋等部分,盛裝時還可佩刀並配戴琉璃珠或銀飾。適婚年齡的少女服裝最為漂亮,有頭巾、上衣、肚兜、腰裙、綁腿等。

照片

       頭目、祭師在盛裝時,另有羽冠與肩袋;女靈媒(巫師)則另有肩飾,凸顯其身分之特殊性。卑南族人在祭典時,會編織花環給族人,或者是為會場中的來賓戴上。進入成年會所服役期的男子,只能戴上蕨類的草環(守喪者亦同)。成年及除喪儀式完成後,即可戴上漂亮的花環。慶典活動中獲得越多花環的人,表示友誼與社交關係良好,也成為祭典中最讓外賓印象深刻的飾品之一。

       卑南族的舞蹈反映了男女、年齡角色的差異,跳舞時需嚴守個人社會的舞步。卑南族在不同儀禮中有不同的儀式性舞蹈,像是猴祭進行時跳的舞步,勇士手持盾牌、表現英勇的舞步(又俗稱盾牌舞步),以及具有感恩賜福、守護部落意義的「精神舞步」(又俗稱為勇士舞、戰士舞)。

        火神祭由撒奇萊雅族協會理事長顏苡嘉介紹族群分布及服飾,族人現場示範歌謠及舞步。

照片
照片

        撒奇萊雅族的民族歷史與文化當中,以清光緒4 年(1878)年達固部灣事件(加禮宛事件)的影響最大,在民族服裝色彩與火神祭典當中,除了有弔念祖先與歷史事件的意義外,也再次凝聚族人的民族認同。

照片

       撒奇萊雅族(Sakizaya)的傳說中,祖先由海外遷入東部後落腳花蓮平原,在十七世紀荷蘭、西班牙的紀錄中,就曾經出現過。十九世紀末期,清朝開始積極經營東部與山區,進駐花蓮平原後,因為官兵態度蠻橫、處事不公,侵擾各原住民族的生活,導致撒奇萊雅與噶瑪蘭族聯合抵禦,在清光緒4 年(1878)發生了稱為「達固部灣事件」(加禮宛事件)的抗清戰爭。此次戰爭造成撒奇萊雅族人傷亡、部落遷居、語言與文化隱匿一世紀之久,期間因為多居住在阿美族部落中,與阿美族互動密切,逐漸模糊原有的主體文化。

       二十世紀部落邁入日本殖民統治時期,人類學者將撒奇萊雅族的社會文化特質,視為阿美族文化的一部分。二十世紀末期,撒奇萊雅人由歷史脈絡中理出文化特質,除了表現在民族服裝與火神祭典當中,並推動民族自覺的文化運動。

       2007年成為官方公告承認的原住民族。撒奇萊雅族人以花蓮平原為主要分布地點,目前,撒奇萊雅族人數較多的部落,有新城北埔(Hupu’)、花蓮市國福里(Kasyusyuan)、國福社區(Cupu’)、美崙(Pazik)、撒固兒(Sakul)、瑞穗馬立雲(Maibul)、壽豐月眉(’Apalu)、鳳林山興(Cilakayan)、壽豐水璉(Ciwidian)與豐濱磯崎(Kaluluan)等為主。近年來,因為整體社會經濟發展的變化,也有不少族人遷往大臺北都會區。

       撒奇萊雅族人的服裝是在2007年文化復振運動之後,撒奇萊雅族的服裝在形制上有帽飾、上衣、背心、綁腿、檳榔袋等,男子年齡階級服裝分為背心與綁腿褲兩件,服裝色彩使用暗紅色與土金色系為底色,象徵不同的歷史與文化意義。撒奇萊雅族男女服飾上的顏色皆有其獨特的意涵。

● 土金色:代表土地有心、土地有金,且重回故土。

● 暗紅色:代表祖先犧牲生命,鮮血流乾,具有追悼先祖的意涵。

● 藏青色:代表百年來與阿美族的生活情誼。

● 墨綠色:用守護部落外圍的刺竹,代表年齡階級與民族精神。

● 沉黑色:代表部落與祖靈。

● 山棕色:記取歷史事件後的逃難精神,勉勵族人不畏艱難。

● 珠白色:代表眼淚,象徵百年來民族隱匿之委屈。

        撒奇萊雅族聚會吟唱歌謠時,常由長者帶領吟唱歌謠,年輕人跟隨長者的帶領而進行應聲答唱,並變化舞步;這種歌舞模式,有著長幼之間的社會倫理關係。撒奇萊雅族的歌曲中,有不少襯詞演唱的歌曲。襯詞歌曲是指歌詞上常用無字義的音節,結合成旋律吟頌,並在特定場合透過共同吟唱而產生社會性意義。撒奇萊雅族人目前生活中的歌謠與舞蹈,有些具有噶瑪蘭族風格,像是〈捕魚歌〉、〈婦女豐年祭舞歌〉等;有些是學習阿美族歌謠,像是〈除草歌〉;部分歌謠仍然保有撒奇萊雅族民謠風格,像是〈那魯灣婦女跳舞歌〉(又稱為〈那魯灣情歌〉),這首歌曾經風行一時,甚至改編成為流行歌曲〈臺灣好〉。這些撒奇萊雅族人生活中的歌謠,從功能意義上來說,有祭典儀式時的「祭儀歌謠」,具有娛樂、溝通與教育等多方功能的「工作休閒歌謠」,以及具有民族與時代意義的「社會歌謠」。

       撒奇萊雅族祭典時的演唱方式常以領唱、答唱交替的應答式唱法為主,並出現低音式的複音現象。祭儀歌謠主要有撒固兒(sakul)部落的〈豐年祭舞歌〉(lalikit),這幾段歌曲每段都有相應的舞蹈動作,邊吟唱邊變換步伐。這些步伐是搭配祭典歌曲,且僅在豐年祭時才採用,因此族人認為是祭典儀式步伐,比休閒娛樂時的舞蹈更具有莊嚴性。

      工作休閒歌謠工作休閒歌謠包含工作、休閒時唱的歌曲,這些歌謠列舉如〈捕魚歌〉、〈除草歌〉、〈那魯灣婦女跳舞〉、〈鄉親休息吧〉、〈飲酒歌〉、〈揹小孩歌〉、〈農人休閒歌〉等,說唱故事的歌曲則有〈背袋之歌〉、〈放牛老人〉,以及婦女在豐年祭時唱的〈跳舞歌〉、〈歡迎歌〉等。以上資料引自原住民網站。      

臺灣音樂館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