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牯嶺街---李伯伯的舊書攤

2010/07/20 12:51
36,731次瀏覽 ・ 42次分享 ・ 10則留言
PeoPo推 37
檢舉

採訪剪輯/賴興俊  

書攤是牯嶺街上,除了小劇場和創意市集外,另一大深具歷史性的特色。


牯嶺街開始成為台北有名的舊書街。最初是少數幾個人在住宅外圍的人行道上擺攤,幾張報紙和一兩箱書就可以作為一個小書攤。後來擺攤者的數量快速增加,佔據的面積也逐漸擴大,發展到一條街上就有58家舊書攤的規模。那時的牯嶺街,幾乎少有有行號或是有舖面稱店的,路邊人行道上擺露天的攤位更難以估算。櫛次鱗比的攤位,綿延整條牯嶺街的景象,是當時牯嶺街與其他市街最大的不同點。

這種特殊的景象沒有繼續下去,政府為了整理市容,警局對舊書攤的限制一再擴大,希望擺攤者不要再擺設平面的攤位,佔據牯嶺街的道路面積,進而影響交通。因此牯嶺街的書攤,後來大多改成立體的架攤方式,或是固定的帳棚。到了1968年,政府公佈了「台北市攤販管理規則」,對舊書攤販的限制更加嚴格,也開始規劃牯嶺街固定的書攤位置,不但使牯嶺街的秩序得以維持,同時也使舊書攤的攤位數從50家增加至80家左右。

繁榮的景象維持不久,牯嶺街命運在70年代初發生了改變。光華商場在1973年完工後,為了整頓市容,牯嶺街的舊書攤和舊書店大多數都遷入八德路的光華商場。而這些年來,就連光華商場舊書店也一路失守,從鼎盛時期的七八十家,凋零到現在,只剩下僅存的20餘家。

再一次的走在牯嶺街上,那一條曾經是台北市最具文藝氣息的舊書街,如今一看,所剩舊書攤的數量已寥寥無幾。從前的盛況不再,和讀書風氣與趨向有沒有關係?有了多元的資訊來源,人們和書本的關係是不是越來越疏遠、越來越不像當年那樣的深刻?這一點,值得我們好好思考。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阿范 (未驗證) ・ 2010/07/20 14:29

嗨!Aaron 金 :

多麼令人懷念的牯嶺街!
想當年我跟妹妹可以花整天的時間,一攤又一攤的去挖寶!
找到期待已久的書時,那種雀躍的心情實在筆磨難以形容!

Aaron金 (未驗證) ・ 2010/07/20 17:06

In reply to by 阿范 (未驗證)

我家就在附近,不過最近才知道牯嶺街的歷史,這樣子的文化沒落了真的很可惜。找到期待已久的二手書時,真的會很令人驚奇,我也有找到幾本關於吉他和電影的書,真的很開心,就像李伯伯找到好書一樣,有說不上的喜悅和感動。

jwo (未驗證) ・ 2010/07/20 23:22

以前高中時期上下學坐5.45.55路到永和公車必經的地放方,星期六半天課,就時常來尋寶,常碰到一位美國朋友,台語也會通,很會殺價,聽說買的書是一貨櫃一貨櫃的運回去美國,他是一為亞洲語文學系的教授。(六十三年左右)

Aaron 金 (未驗證) ・ 2010/07/21 01:34

In reply to by jwo (未驗證)

聽起來jwo年紀應該比我大十幾歲囉。對我來說,要報導這種懷舊的東西,由於當年無法實際參與,所以我的報導都是呈現一種客觀報導的態度,少有批評的言論。所以我想知道,對您而言,牯嶺街書攤的消失到底是有影響嗎?抑或認為是隨時代淘汰的情況。

Julia (未驗證) ・ 2010/07/22 09:56

拍得真好
影像中流露感情

Julia

Aaron 金 (未驗證) ・ 2010/07/22 11:09

In reply to by Julia (未驗證)

Julia謝謝你哦,我會更加油!!

Aaron 金 (未驗證) ・ 2010/07/22 11:14

In reply to by DUDU (未驗證)

會害羞哈哈,而且我是第一次過音,你比較厲害啦實習生。

小台江公民記者 (未驗證) ・ 2010/07/26 12:01

超強的,讓我們其他學生做作業超有壓力!

明德 (未驗證) ・ 2011/11/17 22:43

在網際網路搜尋舊書攤,意外連結到這個影片,感謝您深入地為這家舊書攤介紹,道盡一位尋書長者的堅持與無奈。下次到台北時,會特地去逛逛這家書店,希望這些舊書攤能夠繼續保留一些中華文化的記憶,等著我們這些文化的醉漢有覺醒的一天,好好瀏覽這些中華文化的結晶。
醉倒在五光十色世界的明德 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