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隨朝聖者腳步展開宗教之旅 促進多元宗教對話空間 回歸人類純樸身心
陳貞諺|報導
人真的不需要宗教嗎?當面臨無法預知和害怕的時候,往往會想找個能夠寄託的事物。臺灣屬於信仰自由,同時有多種宗教在這座島上,信徒如果要瞭解與自身不同的信仰,能學習的管道很少。位於永和的世界宗教博物館,由心道法師所建立,館內提供多元宗教對話空間,讓民眾沉浸於展覽中,體會各宗教之間的交流,探索內心的世界。
不同宗教信徒共同推廣
自2001年開館之前,心道法師花費將近十年,進行勸募及宣傳建館理念,在過程中結識許多來自不同宗教信徒,紛紛認同此理念,共有將近十萬位捐助者一起為建館付出心力,甚至之後自願成為博物館的志工,希望透過實際的參與,把理念向外推廣。
當進入到與本身信仰不同的場所,會感覺有所拘謹,但世界宗教博物館刻意設計不讓民眾感到壓力,世界宗教博物館教務推廣組主任王乙甯解釋:「不管有沒有信仰,在沒有壓力跟擔憂下,依你好奇跟興趣探索。」,無論是常設展或是兒童館,都可以帶著平常心參觀,了解各宗教背後所含的意義。
空間小巧思需細心觀察
在常設展覽的規劃,特別至紐約邀請國際一流的展覽設計團隊——RAA操刀,富有空間設計的小巧思,且動線和展區是互相連結,間接引導探索內心的氛圍,其中也隱藏著許多小彩蛋,特別是燈光的部分,曾經有民眾反應光線不足,王乙甯將展覽空間與餐廳作比喻:「很多具有氣氛的餐廳,燈光設計皆不太明亮,也是為了讓民眾能沉澱身心,專注將眼神鎖定在展櫃上,要是亮度太高反而會干擾,所以將燈光調暗一些,以保持觀展品質。」
電梯一開門,映入眼簾的是水幕牆,是各個宗教都有的潔淨儀式,象徵著回歸純潔的真心;再來是朝聖步道,牆上是來自臺灣不同宗教信徒的剪影,更是引領民眾跟隨他們的腳步,開始展開旅程。
前往金色大廳,空間與聲音設計很細膩,像是在最上面有星空的圖像,導覽員王震寰說明:「早期古人對世界產生好奇時,會看向天空,呈現出人們對宇宙運作及宗教的想像;而在生命之旅廳,從初生到死亡,展示出代表性宗教文物,最特別的是,唯有死亡是正對民眾,人們一出生就在面對死亡。」說明展廳在規劃上,與華嚴世界的球體空間相呼應,象徵著人生每一個階段是圓滿的。
宗教展區共收錄十一個宗教,文物多是信仰單位贈與,其中歐美的宗教如馬雅和古埃及,則是與各國家博物館共同合作,王乙甯強調:「文物代表宗教所蘊含的精神,而不是在於藝術價值的問題。」還有代表性的宗教建築物模型,於2003年首度展出,不管是外部還是內部,皆用心設計,理解建築物對宗教的影響力,民眾王小姐表示,很少看到如此精巧的文物,會心無旁騖,想一直專注看完。
疫情下開創新經營道路
因應疫情的關係,在去年七月策畫podcast,配合每一季的活動,線上進行宗教信徒的相互交流。王乙甯提到,最令她印象深刻的是,有一集邀請到一位天主教信徒,而她每一年會參加媽祖遶境,不同信仰間的交流趣味由此而生。
為了吸引年輕族群,博物館也規劃了實境解謎遊戲《未竟之旅》,鼓勵年輕人用另外一個角度認識博物館,活動反饋也相當高。
在成立二十年以來,藉由世界宗教博物館創立,除了促成宗教交流對話,讓世界因信仰差異而起的戰爭減少外,更是盼望民眾能瞭解宗教背後的意義,找出每一個人能夠幸福的方法,深入探索內在的心靈。
|朝聖步道引領民眾開啟宗教之旅。 攝|陳貞諺
|導覽員王震寰介紹婆羅浮屠特別細節。 攝|陳貞諺
|象頭神為印度教信仰神,象徵增長智慧,特別吸引學生族群駐足觀看。
攝|陳貞諺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